《2016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三站-上海、北京》參訪心得 - 王連晟

很感謝天美藝術基金會有這一次的機會,讓我可以參訪上海與北京的藝術機構與畫廊。在與同行藝術家的討論中,讓我深深感受到我知識體系的不足, 我對於藝術史的認知似乎僅停留在達達、構成主義、未來派等等之後的發展。這讓我更想完備之前的藝術史體系, 我相信對我的創作也有長足的幫助。


當代藝術作品中的互動性和觀眾參與

第一站是上海的外灘美術館,是一棟古老的建築,以前是一個民房。內中的展覽是藝術家 Felix Gonzalez-Torres 的個展。


這是藝術家的作品《"無題"(金)》。這是一道門簾,由金色的串珠所構成,並且從照片上來看,作品本身的高度有兩層樓高。觀眾可以撥開門簾,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

  同行的藝術家問我,這件作品如果算是一件互動作品的話,那跟科技藝術中的互動作品有什麼不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我認為在科技藝術中的互動性有兩個意圖,一是降低觀眾觀看作品的門檻、二是它試圖創造一種異於日常生活經驗的身體感知;而這件作品的是使用一種有想像空間的互動來達到作品本身的序事性,我認為兩者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

  上圖是藝術家的另一件作品《"無題"(羅斯在洛杉磯的肖像)》。藝術家在牆角放置了一堆彩色的糖果,而這些糖果的重量與藝術家的愛人 Ross 相同。

  糖果的顏色是彩虹旗的顏色,代表著非異性戀的族群。觀眾可以拿取糖果,並且在回憶/ 消費/ 食用這些糖果時,代表著 Ross 被疾病侵蝕而越來越瘦弱的軀體。這件作品邀請觀眾參與,並且使用強烈的符號語言來構築敘事的條件。




  這是頂樓的另外一件作品,《"無題"(安德列婭‧羅森的肖像)》。頂樓的空間在這次展覽中,是一個可以上下相望的鏤空結構。觀眾可以從下層空間中仰望上層牆壁寫滿形容詞的字彙。

  在導覽員的介紹下,提到外灘美術館近期特別感興趣於限地空間的策展,館方認為,藝術家對於空間的敏銳度是非常重要的,而藝術作品在美術館的展示也將會是未來很大層面的考量。




材質與命題

  位於上海的東畫廊,目前展出的是藝術家張如怡的個展。一進去,看到藝術家對於空間特異的安排,牆壁上是貼滿白色磁磚的空間。這樣的安排,有助於突顯作品本身水泥的材質,又有另一種浴室或是醫院特異空間上的處理。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展覽的系列是處理材質與空間的作品,因為從幾件作品的線索中,隱約可以發現作者對於「密合」這個狀態的再定義。右圖的作品是一道門,門縫不大,觀眾只能從狹窄的門縫進去另一個展覽的空間,




  這是藝術家的作品《窺視》,在左圖中,這件作品設置了一個水泥做的門,門前的下方有一個倒過來的盆栽,觀眾必須要踩著看似脆弱的盆栽,才能看到安置在水泥門上的窺視孔。而窺視孔中是一個帶滿刺的物件。觀眾會害怕踩破盆栽,而非常小心的踏上去,才能看到。這個藝術家把觀眾參與的成分也考慮進去,打破了純材質與空間的命題。




消費時代與全球化

  這是余德耀美術館正在展覽的主題 - 波普之上裡面的展品。紐約藝術家 Borna Sammak 將他之前做過的所有視頻作品,全部都一起放置在同一個影像之中,用一種高強度的影像色塊與動態所構成的作品。內中的圖像過度的密集到一種近乎不可辨識的狀態。

  著名的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曾提過;「媒體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在這裡我們可以說:The Message is the Massage(訊息是一種按摩)。這件作品正好反映了媒體時代過剩的訊息正在按摩著所有的群眾。




  上圖是在上海雙年展中,大陸藝術家殷漪的作品《海浪》。藝術家設置了 49 台電風扇,並且把他們排列成矩陣的樣貌。電風扇會不斷的旋轉並且保持開啟,但彼此間並不會相撞,形成一種特殊的平衡。也因為電風扇方向的關係,吹出來的風會相互抵消,所以在外界並不會感受到有風,這件裝置的能量在內部就被消耗掉了。而電風扇的風因為彼此消長的關係,會形成一種類似海浪的聲音。

  這件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時代生產過剩的消費性問題,電風扇是工業時代開始被大量生產的一種機具。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所以空調與電風扇此種機具被越來越大量的需要使用。藝術家使用這種象徵性的符號機具,來創造一種浪漫的海浪聲,彼此間形成一種衝突的對比。




當代的機遇性

  這是上海雙年展中的作品《音速宇宙網》。藝術家 Tomás Saraceno 使用了蜘蛛網來建構整個雕塑,來形成他對於宇宙的想像。這件作品令我想到了「單子論」。著名的德國學者萊布尼茲認為,世界上最複雜的事物,是由最簡單的「單子」所構成。如何從最簡單的元素,構築成最複雜的狀態,這其中包含了一種遞迴(recursive)的特性,或是說我們也可以使用碎形(fractal)來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

  生物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算是一個新的領域,其觸及的問題更廣泛,包含了更擴大延伸達達主義後重要的命題「什麼是藝術」,或是背叛媒材/ 媒體本身,而生物藝術中的偶發性更是此種藝術創作類型更令人著迷的地方。




  上圖中是余德耀美術館正在展出的作品《蝴蝶房》。藝術家 Tabor Robak 設置了 100 個小螢幕,螢幕中是使用程式演算出來的小生物。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沒有關連,但是因為是程式運算的關係,所以生物的動作重複性不高,整體視覺構成一種詭妙的協調。就像是培養皿般,這些虛擬生物活在數位的溫室中,獨立生活著。




  這是麥勒畫廊正在展出藝術家李鋼的作品《虛實》。藝術家利用空氣壓縮機的原理,可以把展覽地點中的空氣收集壓縮成水(左圖)。而機器會滴水到下方的水泥與石膏,機遇性的形成固態(右圖)。根據場域以及時間(季節)的不同會形成不同樣貌的雕塑,舉例來說,像是右邊的照片,可以看到最大的石塊,據藝廊導覽的描述,那塊就是在夏季形成的,因為當時水氣最豐沛。因為空氣壓縮機在運作的關係,所以展場會聽到非常巨大的馬達運轉聲,而其也擴大了雕塑的概念,將場域和偶發性也考慮進去,形成了特殊的現地關係。




藝術家知識的完備性

  這是在尤倫斯美術館,藝術家郝量的個展《瀟湘八景》。水墨繪畫中,有一股特殊的意圖於扁平化和此刻性。




  在郝量的工作室中,藝術家開始談論於這次的個展內容,以及他每年都會來台灣一兩次,去故宮取材古人的作品,如何從古代的名畫中學習。他談輪到未來將會發展水墨的觀念藝術,我想這塊領域是鮮少人觸及的;以及我觀察到了郝量對於各個領域知識的豐富度,包括電影、媒體藝術、當代藝術、藝術史等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想這個是台灣的藝術家與我所值得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