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天美基金會上海-北京參訪心得 - 黃至正

上海與北京的參訪行程,我看見了中國與台灣對於展覽的專業與規模上的差異,在中國看到的各個展覽水準幾乎都在台灣難以見到,同時在與當地藝術家的晤面中,發現他們除了創作中有著強烈的企圖與能量,也具備了足夠的知識以及充分的思考,都是我仍需要補足與加強的。

到了上海的第一個展覽:外灘美術館的Felix Gonzalez Torre立刻就吸引了我,他利用生活當中的素材,表示他對已逝情人的愛,對「Perfect lover」這件作品他寫下了這一段話:

「“Don’t be afraid of the clocks, they are our times, time has been so generous to us. We imprinted time with the sweet taste of victory. We conquered fate by meeting at a certain time, therefore we give back credit where it is due: time. We are synchronized, now and forever. I love you.”」

如同用著日常當中的語氣,平靜且真摯地訴說。


圖一Felix Gonzalez Torre, “Untitled”(Perfect Lovers), 1987-1990, 外灘美術館




圖二Felix Gonzalez Torre, “Untitled”(Portrait of Ross in L.A.), 1991, 外灘美術館




圖三Felix Gonzalez Torre, “Untitled”(Public Opinion), 1991, 外灘美術館




展覽期間,每當兩個相同的時鐘有落差,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就會把他們調回一致,而Felix Gonzalez Torre的另一件作品:「Untitled」,以糖果表現出愛人的重量,觀眾能夠拿走那些糖果,象徵著愛的甜美及生命漸漸的耗損,嚙咬著他,但每天糖果又會再被補充,這兩件作品,都說明了他對逝去與告別的無畏,愛是歷久彌新的,儘管物是人非。Felix Gonzalez Torre的作品不只是視覺上的美好,他的作品可以廣泛的被詮釋,在理解他創作的動機後,能夠在互動中感受到他所想傳遞的情感,不是壯烈絕美,而是一種淡淡的惆悵與甜蜜相互交雜,同時又藉由自身經驗,隱隱地喚起社會對於汙名的再思考。


由於上海是國際性的商業重鎮,美術館也策畫了相當具有國際觀的展覽,余德耀美術館即展示了「Overpop」,蒐羅17位中國、國外年輕藝術家2010年後的作品,進行對普普藝術的探討與比較,同時余德耀美術館也展示了Andy Warhol的「Shadow」,儼然是普普藝術的推進史。而北京的藝廊則是以展示中國國內藝術家為主,雖然讓我印象不深,但中央美院美術館與木木美術館仍讓我相當驚艷。


在余德耀美術館中Samara Golden的”The flat side of the knife”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以鏡面反射作品,讓視線延伸,搭配著呢喃般的歌謠,幾乎是夢的具像化。我站在平台上看了很久,看著象徵虛幻與現實交界的鏡面,感受躲藏於綿延中的因果輪迴,以一種近乎崇敬的心情,耽溺在她一手營造的幻象中。






圖四、圖五Samara Golden, The flat side of the knife, 2014, 余德耀美術館





 圖六Andy Warhol, Shadow, 1978-1979, 余德耀美術館




例如木木美術館也展出了Andy Warhol的作品,在不算大的空間當中,仍以精準且細膩的方式搭配與布置。木木美術館的前身是軍工廠,特殊的結構讓我想到台灣同樣是空間再利用,由鐵道倉庫改建而成的「20號倉庫」。木木美術館充分利用了建築本身的結構,「Kiss」設置於一個狹小如壁櫥般的地下空間,影片中不斷播放一對對戀人在親吻,在那個窄小的空間中,私密的吻從被拍攝成大眾作品,又回到觀眾身上成為一種主動式的感官,彷彿在黑白的畫面中能自動填補情人的色塊,無聲的環境裡卻聽見嘴唇互相觸碰時發出的聲響。


「Silver clouds」所在的位置也相當特殊,木木美術館把雲塊放在一個類似閣樓的空間,觀眾能輕易的撥動雲塊觸及屋頂,像是把天空與地面的距離濃縮一起,成為一個不可能的自然景觀。木木美術館對於空間利用的專業與別出心裁,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不僅是遙望,而能夠沿著良好的陳設,更密切的貼近作品本身,儘管木木美術館是私人機構,但這樣真正到位的展覽在台灣官方美術館還是難得一見。



圖七 木木美術館為Andy Warhol做的展覽意象





圖八Andy Warhol, Wallpaper, 1966, 木木美術館





圖九Andy Warhol, Silver Clouds, 1966, 木木美術館





圖十Andy Warhol, Kiss, 1963, 木木美術館





圖十一 參訪藝術家王光樂工作室




而在與北京當地藝術家的對話中,我固然發現他們作品當中具備著成熟且強烈的張力,也明白壓力當然是必要的,但我仍認為創作不僅僅是走得更遠或是飛得更高,而是得要挖得更深,在坦承面對自身情感與處境的同時,才能讓創作不只是一件隨波逐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