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三站-上海、北京》參訪心得 - 許聖泓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上海,也是最密集深刻得參觀展覽。一到上海我們一行人立刻前往RAM上海外灘美術館參觀Felix Gonzalez-Torres個展。

最喜歡的作品是1991年《無題-羅斯在洛杉磯的肖像》以及《無題-我們不記得》,前者是一堆79.4公斤的糖果堆放在牆角,象徵著一個成年人的體重,而隨著時間觀眾的參與取走糖果而漸漸減少消逝。這些像是細胞的糖果、有機體 形塑著一個個體,隨著外力、病痛的隱喻而減少消逝卻是這般平靜優雅得維持著直到最後一刻。Felix透過轉化將一個人的消逝狀態讓人更加親身參與,我們究竟是介入參與他人的消失?還是一種剝奪?抑或是在此刻體驗了消逝的狀態並連結起自身的生命經驗而開始想像,有相當多層次可以解讀感受。而堆疊的紙張用德語寫著“我們不記得“,然而我們究竟記得的是什麼?我們還記得嗎?這兩件作品特別讓我想到在天上的媽媽,記憶、與形象變得更為抽象化且深刻得轉化成各種物質遺留在各處提醒著我,非常感動。

對於已逝的藝術家做個展,RAM的團隊與The Felix Gonzalez-Torres Foundation密切溝通合作,也多虧當年Felix所留下的作品細節資訊,得以相當忠於原味的方式將展覽呈現出來。(Felix對於自己作品的展示細節、版次使用等等有相當完整的規劃)在這個展覽中除了Felix充滿細膩而感性溫度的作品外,也讓我對於策展團隊的專業態度感到印象深刻,作品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空間的配置。不會僅僅只是將一件一件作品在適當的空間大小擺進去而已,更多來自於對作品與藝術家背景、思維的理解後才將展覽呈現。在展覽手冊上除了作品本身的敘述介紹外,另一方面也添加了來自中國觀點的詮釋以及作品的轉化。

同樣的對於空間的處理有相當高敏感度的另外一個展覽是位於Leo Xu Projects,藝術家Nina Canell的展覽。畫廊空間的地板一二三樓統一都是木頭地板,而在大門進去的一樓展覽空間則是鋪上一層綠色的地毯,在觀看作品以及地上鑲嵌來自藝術家多年在工作室穿的鞋底也不難發現綠色地毯也是作品的其中一部分。

對於這些微小,物理性質變的細節,藝術家掌握得相當準確而富有想像力,不會讓人僅止於觀看擺設與奇觀效果。相較於當時室外的寒冷,在這展覽中每個小角落都能細細感受人與工業物質所留下的痕跡與溫度。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Felix Gonzalez-Torres @RAM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Nina Canell@Leo Xu Projects



晚上在年紀輕收藏經歷卻已有時日的收藏家周艟開設的餐廳品嚐了好吃的義大利麵,開始了這趟參訪行程第一場面對面聊天。對於沒有收過任何一件台灣藝術家作品以及他認為近年來台灣呈現自膩的小確幸氛圍,我想這番話是相當準確且犀利真實的評價,也提醒著我必須更加努力。可惜時間有限,話題沒深入切進他真的決定收藏的作品判准確切條件是什麼。在我觀察看來,作品內容的好壞甚至藝術性不是藏家的收藏判准,企圖心與格局似乎更是關鍵,當然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很重要。交談甚歡後緊接著大夥在寒冷的夜裡走到酒吧喝酒繼續暢談續攤,這天的夜裡帶著微醺、大量吸收資訊、直言相談的滿足心情散步回到飯店。而接下來每天也幾乎是如此的行程,辛苦、疲勞但卻讓人滿足且興奮,在離開學院後已經很少有這樣的條件讓大家彼此密切交流覺得很過癮。




亞洲的藝術之都


近幾年上海的蓬勃發展,ART021等新新藝博會的創辦,大規模私人美術館陸續成立,畫廊的轉移且陸續集中在西岸,對於這個長期快速接受西方文化的城市,的確會讓人想像他成為亞洲第一大藝術之都的美夢。在這裡可以看到西方一線國際畫廊、藝術家參與藝博會,舉辦展覽。未來的五年、十年勢必會常常到香港參觀ART BASEL HK,到上海看各個藝術家的亞洲大展,參加藝博會。然而這些條件對於藝術家的創作沈澱、發展都是有幫助的嗎,藝術家是不是就要一窩蜂擠向上海,我抱持懷疑。藝術機構與藝術市場適合在這活絡的城市將藝術家的“成品“做各式規劃流通,或許上海將來會取代香港目前的地位吧我猜。




藝術家訪談


天美藝術基金會用心的安排下,我們難得有機會與中國藝術家們在工作室對談了解他們的創作與生活。在仇曉飛、胡曉媛、王光樂、陳飛身上,我看見了他們對於自己所關注事物的執著與深入辯證。王光樂的一席話“如何度過時間”與他談話生活的態度是這趟行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在北京這樣嘈雜的城市中,他有自己一套生存與生活模式,這幫助我瞭解他的作品,在我看來,這樣的生活方式,作品在中國的環境中生產出來,這些條件更能將他與西方的單色繪畫做出區別判斷,也在中國藝術史中佔有位置且有別於台灣的東方抽象單色畫甚至是韓國的面貌。

也因為這些藝術家的侃侃而談,我更能了解他們與作品「正在發展中」,並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對我而言,在實際聊天之前對他們的了解大多來自於網路資訊、片段的訪談。作品中還是有相當多西方的影子,以及藝術策略,我無法說喜歡或是很好,甚至根據他們在中國當代藝術佔有一席之地的現況中極度認可。但在訪談後,我對於他們目前以及所處的中國面對世界的環境條件來看這些作品,會覺得有他的道理。之所以提到這三位藝術家令我深刻的更大部分是來自於他們對自身的深入洞察,我特別喜歡胡曉媛的作品以及他談論作品、生活洞察的細微洞察,這是他們會走得比較遠的優勢與特質。

李松松深不可測,對我來說還是一個謎。令我相當感興趣的是像他這路術的創作者,例如Gerhard Richter、Luc Tuymans這些畫家對於歷史影像(照片)的緘默所產生的一致性所感興趣。當然李希特有他東德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對於人事物無法再追朔的體悟。同樣是極權統治的中國,我不知道李松松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類似狀況讓他挑選照片,以及以此面對,蠻想聽他多聊些細節線索的。在繪畫語言上,他們的確也發展出了各自一套方式。另一方面則是思考觀念繪畫、以影像作為繪畫對象的參照物的創作方式,在這系統上與藝術家展現的姿態上,還有怎樣的可能性。

郝量是熱情認真的創作者與研究者。他宏觀的知識系統並以此建立辯證一套自身面對藝術的方式令我相當佩服。




世界工廠|家庭工廠


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習慣單打獨鬥,外資畫廊進駐競爭不多。我們其實是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環境中生產藝術、消費藝術,在圈子中自給自足。到最後其實也是個選擇的問題。我們雖然沒有余德耀美術館、龍美術館這樣砸大錢、大製作的私人美術館投入,但我們可以自己往外走再將獲得的經驗以適合的方式在台灣耕耘,而不是整天謾罵唱雖、哀怨,其實也無法解決什麼。

中國做事情有著強烈的積極度、企圖心,對於知識的渴求相當令人震撼。他們會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在訪談過程、展覽、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這樣的特質。但也因為這樣的特質也時常讓人搞不清楚究竟是真是假。他們的國家氛圍造就他們所面對以及展現挑選過的真實就是他們的現實。是蠻有趣的現象,也不難想像他們答辯應對都在這樣的環境中被磨練得如此熟能生巧。

面對強烈的生存競爭感,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年輕藝術家出來,十二月的上海、北京相當嚴寒,尤其是北京,最後幾天待在這空氣品質極差!在這裡生活的人不努力就是被淘汰,反正有很多人可以取代你,生活環境是如此嚴峻,不斷得被迫轉動著。

如果同樣跟中國藝術家都做到90分的品質,到底台灣藝術家能有多少機會突破重圍?到目前為止我仍然是悲觀得認為國家身份會是最後被外人挑選的劣勢。更何況他們會做到200分!而不會只滿足於90分。但對我來說目前自己似乎連90分都做不到,努力程度也還沒超越極致,我想這是這次參訪後讓我最深刻的體悟,對於藝術、生命的深刻體會、專注、轉化是我能積極追尋的,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緩慢安逸,自給自足的台灣寶島,在累積足夠的層次辯證中,到底要如何突破且打破國際藩籬受到關注,我目前還沒有一個答案。但這安逸某方面也算是我們的優勢,可以更沉著以及不用被現實大環境壓著,不健康得爆炸性生產、消費、運轉。

2017.1.



胡曉媛工作室





胡曉媛工作室





王光樂工作室

 


陳松志 參訪心得 許聖泓 參訪心得 林郁珮 參訪心得 黃至正 參訪心得 林奕維 參訪心得 王連晟 參訪心得 許尹齡 參訪心得 簡翊洪 參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