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歸–上海北京展覽參訪心得 - 林奕維


香格納畫廊引用了Martin Heidegger在《林中路》(Holzwege)這本著作裡寫的詩作為此次於上海西岸新空間開幕及二十週年展的展覽概念,以中國藝術家在1980年代受到德國表現主義影響與啟發為由,邀請了當時德國新表現主義時期的作品一同展出(Jörg Immendorff 與Markus Lüpertz等人),這樣的展覽並沒有受到文本閱讀的干擾,作品們的並置乃因作品皆能獨立存在且在視覺語彙上能直接產生連繫而充滿了新鮮感,在策展思維的部分,令人印象深刻與激賞,也著實感受到了香格納畫廊在二十週年後於新空間開幕的企圖與活力。

而另一個印象深刻的展覽則是同樣活躍於80年代與90年代的美國藝術家Felix Gonzalez-Torres於上海外灘美術館的展覽,藝術家使用糖果、燈泡、珠簾等抽象方式去講述他與他的同性愛人之間生命情感的語言,這是我們剛抵達上海後不久所看的第一個展覽,Torres的作品於上海外灘美術館5層樓的空間被策展團隊發揮得淋漓盡致,讓人久久不願離開,因為細膩的策展思考與建築的保存,我才能在如此富有空間性格的建築物內細細感受藝術家的作品,非常感動。離開美術館,走在上海街上不時打開手機的網路瀏覽,那天也是臺北街頭正在爭取同性戀權利的日子,我們幾位藝術家在上海也隨時更新台灣方面的消息,藝術與生活終究是一起的,心也與臺北凱道的每個人在一起。



香格納畫廊二十週年展。
左圖:Jörg Immendorff 於1981年完成的作品《我會將之帶回》。
右圖:作品並置在視覺語彙上直接產生連繫並充滿新鮮感。







Felix Gonzalez-Torres 個展作品

左圖上:《“無題”(我們不記得)》
左圖下:《“無題”(自然歷史)》黑白照片第一張。
右圖上:彩色照片拼圖系列作品之一。
右圖下:《“無題”(Ross在洛杉磯的肖像)》。
Ross為Torres的戀人,在現場有與一名成年男性體重相當的糖果堆可供拿取。




從上海離開抵達北京的第一個夜晚,飯店大片玻璃窗外的霧霾讓人看不見遠方的大樓、近處的建築物與植物們,心裡意識的累積像是在上海所見以及中央美院這次展示的Anselm Kiefer畫作,在霧霾的夜晚直視自己內心的孤獨。


於北京UCCA展出《瀟湘八景》的藝術家郝量,在同一時間也能在上海龍美術館看見他所參與策劃的「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不只展現了宋元時期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風貌,就算放到當代世界觀看,也能找到眾多當代元素而引起共鳴。我也從與郝量藝術家的訪談中,感受到在他作品裡頭所潛藏的、內化過後的策展思維和視覺語境相互引發「共鳴」的想法,傳統藝術作品的現代性必須通過「轉譯」來重新發掘,藝術家關注當下語境,並將文本、藝術史、繪畫質感視為當代藝術工作範疇的一部份,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在這七天的行程裡從策展、個展和面對面談話等不同面向看見藝術家郝量源源不絕卻又彼此連繫的豐富思維。


從北京麥勒畫廊所展示的李鋼個展與上海東畫廊的張如怡個展《對面的樓與對面的樓》,也能看到有趣的對應關係,作品各自展現了對於社會群體的現代移動狀態以及被社會所塑造的個體在面臨現實生活之際的暫停狀態,在他們作品裡頭出現的石膏或是水泥材質,都充滿了身體性的表達。


這次行程我特別關注在藝術家如何自我闡述以及內化過後展現在作品上的策展思維和身體性等展演特質,當代藝術在走向自由的、不受侷限的道路上,能啓發我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去生產知識,而非擁有多少知識,身體之行–林中路,這是一趟與谷先生一起求“真”的旅程,也以此心得獻給這次一同旅行的夥伴們。


Frankfurt am Main 2017. 01. 26




中央美術學院此次展出Anselm Kiefer的作品。















左圖上與右圖上:
藝術家郝量於北京UCCA的展覽
《瀟湘八景》作品局部圖。

右圖下:
藝術家郝量於工作室分享自己的創作。







圖上左與圖上右:藝術家李鋼於北京麥勒畫廊展出的作品局部。
圖下:藝術家張如怡於上海東畫廊的展覽。

 


陳松志 參訪心得 許聖泓 參訪心得 林郁珮 參訪心得 黃至正 參訪心得 林奕維 參訪心得 王連晟 參訪心得 許尹齡 參訪心得 簡翊洪 參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