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第八站 》 參訪心得-郭柏俞

精實的東南亞四國五地觀覽,探訪了印尼雅加達與日惹兩城市不同生活節奏下萌生的藝術團體/組織,以及視覺經驗爆炸般的現成物拼裝實驗;新加坡藝術氛圍中那股菁英清流與簡約,並匯聚了東南亞多國文化創作的澎湃與富麗;曼谷藝術現場裡絢麗摩登卻不失草根性的反骨與衝擊;馬尼拉藝術行動下不同媒材與議題所反應的社會現實。在在點出了人們因移動足跡,而串連起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國際網絡、文化現象,藝術家們更將其生長的環境背景轉化為其創作的養分。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Somewhere, Elsewhere, Nowhere.’ 」展覽筆記


透過菲律賓藝術家夫婦檔 Isabel Gaudinez-Aquilizan 與 Alfredo-Juan Aqulizan(以下簡稱伊莎貝爾與艾佛雷多)在印尼雅加達 MACAN 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Somewhere, Elsewhere, Nowhere.》(某處、別處、無處)可作為此行,雖簇繁不及載,卻使我有機會回顧,同樣以雙人創作從事藝術實踐的我來說,富具意義與啟發性的參照。

此展以多件且大型的空間裝置為特色,突顯城市發展、人類遷徙、文化流離失所的旅程,以及何謂「家」等命題。出身自菲律賓的伊莎貝爾與艾佛雷多兩人,由於自身移民至澳洲經歷緣故,創作出一系列圍繞著家庭和遷移議題的作品。此次主要呈現了包含 Project Be-longing(歸屬計畫)、Left Wing Project(左翼計畫)及 Project Another Country(他鄉計畫)三個不同面向的系列創作。文中挑選部分作品淺談觀後筆記: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Somewhere, Elsewhere, Nowhere.’, Museum MACAN, Jakarta, 2023. 展場入口處



Project Be-longing 歸屬計畫


在 Project Be-longing(歸屬計畫)中,大量使用單一物件(某物)並形塑成另一個視覺符號集體。藝術家所選定的「某物」通常為個人日常用品(使用過的),如廢棄牙刷、海灘拖鞋,材質背後也指涉出個人與物之間的歸屬感或依戀。該計畫始於 1990 年代中,當時離開菲律賓前往英國留學的艾佛雷多,透過信件往返聯繫伊莎貝爾與孩子,以及歸國後對於原本熟悉的事物,開始感到陌生的心理變化。這趟暫別的旅程,促使藝術家兩人思考維繫家庭的重要性,從而在清點、審視家裡個人物品的過程中理解「歸屬感」概念,並開始以個人物品進行創作,也與合作的參與者們蒐集、探索並實踐這些想法。


Presences and Absences: Project Be-longing (1999–2023)
存在與缺席:歸屬計畫(1999–2023)


通過展場入口處的木作步道,色彩繽紛的牙刷散落滿地,仔細觀察會發現牙刷上的使用痕跡,毛刷炸開、退色、泛黃。牙刷是十分個人的物品,並緊密與每個人的口腔互動,也反映出每個人不同的使用習慣。然而,當大量的廢棄牙刷匯聚在一起並散落滿地,形成全新的集體風景時,也抹去了廢棄牙刷具有個人衛生、獨特性與差異性的表徵,停留在觀眾眼前的彷彿僅剩五顏六色的筆觸與線條,及其作用於「清潔」的意象。

這件作品《存在與缺席》最早是為了1997年位於古巴的第六屆哈瓦那雙年展(Havana Biennial)所進行,談論關於「擦除與記憶(Erasure and Remembrance)」概念,藝術家的靈感來自古巴與菲律賓之間共同被西班牙殖民的歷史。他們在找尋歷史中貿易路線與貿易商品的過程發現其與「嘴、口腔」之間的關聯,例如:糖、菸草、可可、咖啡與香料等。最終,藝術家感性的選用了既有「清除、清潔」含義,又能象徵個人身份的物品 —— 牙刷,串連起歷史中的殖民貿易史與身分認同。使用過後拋棄的牙刷,被大量收集在一起,併陳於展場,藝術家拾起的,不只是這段歷史中西班牙對其殖民國所欲抹除身分認同的力道,更同時嘗試藉以眾人的參與,逐一將「個人」身分(不可見)拼湊回展場(可見的舞台)。

藝術家使用「物」的方式,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歷史含意,是否能透過純粹地欣賞作品而被指認出來?我對此感到保留,並帶著疑問繼續邁開步伐深入展間。在不閱讀藝術家所提供的理念與文字之下,作品隱涉殖民歷史與文化的含義,並非顯而易見,然而對於客觀的理解「物」如何連結到個人日常生活、清潔與集體關係,成為展示策略上重要的關鍵字,並逐漸引人入勝。思考閱讀作品的順序邏輯,有助於創作者反身自省作品在視覺化與轉譯過程中的沙盤推演。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存在與缺席:歸屬計畫(1999–2023) | 使用過的牙刷、木作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



Last Flight: Project Be-longing (2009)
末班航機:歸屬計畫(2009)


有如天使羽翼的七彩雕塑裝置,由形態、色彩、尺寸各異的人字夾腳拖鞋所拼組而成。《末班航機》作品的雕塑性,除來自藝術家將「物」的重新拼組,而形成全新的視覺符號「翅膀」之外,更清晰可見廢棄拖鞋上拓印了個人獨特的腳型、使用痕跡與磨損方式,物件(拖鞋)從工廠均一量產後,經過人為貼身穿戴使用,逐漸烙印不同體態與行走之姿而獨特的存在。

同時「人字夾腳拖鞋」,也使人聯想到愜意的海邊沙灘、陽光撒落的南洋風情。這些簡便而廉價,隨興穿脫的拖鞋,也代表著低經濟負擔、不同社會階層人人皆有,它們來自藝術家在菲律賓沙灘上與周遭居民共同蒐集得來的海洋廢棄物,伴隨著潮汐,日復一日,拍打傾吐,回到岸上。

無論是社會中的個體,或個體所生存的社會風景,這些概念經常出現在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中。結合居民的力量所蒐集得來的拖鞋,最終集結成具象而實體化的翅膀,收併合攏的翅膀彷如也在等待最後一次成為展示「飛翔」的藝術品。其創作議題亦使我聯想到自己在藝術實踐中所認識的那群同樣身在他鄉 / 海外的東南亞移工集體。拖鞋,臨時性、用盡可拋的材質語彙,及其鞋上的足印,也連結了人與勞動等形象,雙雙對對的腳宛若化身一副天使羽翼,訴說著渴望展翅回鄉的思念。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末班航機:歸屬計畫(2009) | 使用過的人字拖鞋、玻璃纖維結構、金屬支架 | 每座雕塑 275 x 198 x 91 cm | 藝術家收藏



Dream Blanket Project: Project Be-longing (2002–2023)
夢毯計畫:歸屬計畫(2002–2023)


映入眼簾繽紛多彩的牆面,遠看像馬賽克,近看卻是藝術家徵集了數百條使用過的毛毯,層層疊加而成。同樣談論著關於個人、集體與社會關係的作品《夢毯計畫》,除了實體的毛毯牆留有捐贈者個人使用痕跡外,更伴隨著其講述夢境的聲音。縱使毛毯上所留下的個人痕跡因摺疊覆蓋而難以辨識,依舊能明顯看出因反覆洗滌而無可避免的退色與磨損。

毯子,給人帶來溫暖、安全、舒適,甚至睡眠與夢境等意象,更是多數人會想起兒時記憶中那條伴隨自己成長的依戀之物 —— 氣味、汗水、口水夾雜其中所帶來的安全感。《夢毯計畫》遠觀像是一堵紀念碑之牆,卻輕易的連結了觀眾的個人生命經驗感知,講述夢境的聲音喃喃自語,透過多聲道疊合的空間狀態,更讓人難以辨識個人與集體的差別,形成了全新的場域——集體做夢般的酣眠共振。

此作也與另外一件作品《歸屬計畫》裝置併陳一起,毛毯牆的前方,則是由多雙石膏翻製而成的鞋子與滿地稻穀所組成。作品透過在當地社區收集得來的舊鞋,並將石膏灌入鞋內,翻製出每一雙鞋子的負空間。拓樸的結果顯示了隱藏在鞋內空間的造型,也反映出原本使用者的穿鞋習慣、如何被不同的腳形塑造出獨特的性格。一雙雙石膏白鞋乘載著不同的個人特質,佇立在滿地稻穀之上,美術館空間便成了一幅集體缺席的肖像。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夢毯計畫:歸屬計畫(2002–2023) | 使用過的毯子、人聲錄音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



Left Wing Project 左翼計畫


計畫起於2015年藝術家於印尼日惹駐村期間,觀察每日經過工作室的農民與農作用具,農夫們手上拿著鐮刀,象徵傳統農業勞動的符號,引起了藝術家的興趣,試圖詢問並購買,面對使用多年、傳承自父輩的鐮刀,他們無意出售。藝術家轉以探詢日漸式微的農具生產、鐮刀打鐵業。在《左翼計畫》中,藝術家以鐮刀集結成表達出「希望」的「翅膀」,並使人關注工業化的影響、權力失衡與農民所經歷的不平等。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左翼計畫(2017–2018) | 機動雕塑,手工鍛造鐮刀、秤、麻布袋、米、繩索、電纜、旋轉馬達、喇叭 | 尺寸依空間而定



Left Wing Project (2017–2018) 左翼計畫(2017–2018)、Belok Kiri jalan terus (2015) 左轉後前行(2015)


《左翼計畫》由無數鐮刀組成單側的羽翼,其輕盈的羽翼形象卻是由剛硬厚實的手工鍛造鐮刀所集結而成,懸吊展示的羽翼另一側垂掛著米袋,使其彷如盤旋在空中緩緩轉動,充分平衡了視覺上的輕重關係。作品中的羽翼使人與印尼國徽上的爪哇鷹雕連結起來,其鋒利的羽翼圖紋,片片分明,對應鐮刀的層層疊疊。而手工鍛造的鐮刀則表徵了隱身在後的打鐵工匠、農民們勞動身影。無產階級與印尼不可言語的共產主義等關鍵字,藉由「物」與「型態」的拼貼與創造,巧妙地被其藝術手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與《左翼計畫》系列一同展出的八幅人物素描作品《Belok Kiri jalan terus》,留下每位手持鐮刀農民們的寫實肖像。觀後,在整理資料的過程,意識到這件作品特殊的存在,也是展場裡唯一沒有英譯的作品標題。進一步搜尋與翻查資料才得知,印尼文中的「Belok Kiri jalan terus」意即「左轉後前行」,是十字路口常見的標語,指涉著背後隱含在歷史中對左翼行動的暴力—— 1965 年至 1966 年間在印尼發生「930事件」,在複雜的權力更替與動蕩不安的社會氛圍下,印尼共產黨遭軍政權強力鎮壓。此標語在動亂時期,被共產主義盟友作為識別彼此身份的暗號。該作品不僅僅其表面所傳達,傳統手工鍛造業因全球化分工與市場影響而逐漸凋零外,也指出了一段禁語的歷史。




左圖 |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Tender:左翼系列(2023) | 手工鍛造金屬、木頭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
右圖 |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Belok Kiri jalan terus (2015) | 炭筆畫於紙上 | 8幅畫作,127.5 x 91.5 cm | 149 x 91.4 cm | 藝術家收藏、Yavuz畫廊提供



Project Another Country 他鄉計畫


「當你離開了家,你便不再擁有一個叫做『家』的地方,而是成為了外來者,你會處於中間的狀態,被稱為『他鄉』的地方。」

美術館展牆上的文字是藝術家雙人組伊莎貝爾與艾佛雷多,在多次深刻體驗不同離散旅程中的註腳。他們也開始研究海外菲律賓移工(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的歷史。1960年代開始,菲律賓人開啟在海外尋求工作,以獲取更好的經濟與改善生活而產生系統性的移民,這也是諸多東南亞國家家庭所共有的一段經驗。其中一種物件「Balikbayan Box」是菲律賓移民工經常使用的國際包裹紙箱,它們有著制式的尺寸,盛裝海外打工生活的紀念品、給家人的禮物或思念,並寄回菲律賓。

對伊莎貝爾與艾佛雷多來說,「Balikbayan Box」與他們在 2006 年帶著孩子移居澳洲布里斯本的生命經驗,產生緊密的關聯。遷徙,無法帶走所有的家當,唯在精挑細選與去留之間做抉擇,也因此他們對「物」有了更明確的定義。而帶往新地方的「物」不只是物,更是一份歸屬感,同時蘊含了流離失所、遷移經驗的各種感受。在他加祿語中「Balikbayan」意即「返鄉」,他們逐漸開啟這一系列的創作,並延伸至瓦愣紙雕塑等裝置。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居所:他鄉計畫(這裡、那裡、別處)(2018) | 紙板與木作結構 | 4 x 12 x 5 m | 藝術家收藏 | 毛繼鴻藝術基金會、龐畢度中心委託製作



In-Habit: Project Another Country (Here, There, Everywhere) (2018)
居所:他鄉計畫(這裡、那裡、別處)(2018)


在正式進入展場之前,多數的目光將被眼前,由瓦楞紙板所構築巨大的微型城市地景所吸引。面對碩大的雕塑裝置《居所》,很難一覽所有的紙板城市樣貌與細節。它們充滿手工切割、拼裝、黏貼的痕跡,由紙板塊體蔓生的建築風景,與玻璃帷幕的高樓大廈背道而馳,它更像是一個自中心不斷向外蔓延增長的宇宙有機體。

使我想起 2022 年在駐墨期間,搭乘墨西哥城(Mexico City)城郊空中纜車的經驗,沿著盆地地形由低至高,從市區緩慢滑行至郊區,摩登的現代化景色,逐漸轉為滿坑滿谷色彩繽紛的邊陲社區,仔細放眼,這裡僅僅只有水泥灌漿拆模、裸露柸體的簡陋屋舍,看盡這座城市無限擴張且驚人的速度。近年才興建並開通的纜車,不是作為觀光用途,而是為了疏通每日自市郊大量湧入市區的勞動人口,更不是一件令人樂觀的事實,因為它說明了工作機會與人口稠密度的懸殊,也反映當地高度貧富差距的現象。

回到展場,作品《居所》提供並非單一觀賞視角,除了沿著微型城市模型的外圍驚嘆它的規模,亦可透過雕塑正中央的開口,進入整座如碟形的作品內部,在僅能容納兩人的狹小空間裡,觀眾能夠更近距離的端詳由藝術家所構築的城市聚落,從可辨認的建築造形、文化符碼,進而想像人們如何在極度稠密狹窄的空間中生存。作品提供的不同視點,也試圖警醒人們關於權力核心、監控、中心化現象等社會命題。個人隱私與匿名,是否成為了在高度都市化、快速開發的現代化腳步下被犧牲的代價。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居所:他鄉計畫(這裡、那裡、別處)(2018) | 紙板與木作結構 | 4 x 12 x 5 m | 藝術家收藏 | 毛繼鴻藝術基金會、龐畢度中心委託製作



Pillars: Project Another Country (Here, There, Everywhere) (2018–2023)
支柱:他鄉計畫(這裡、那裡、別處)(2018–2023)


作品《支柱》由空中向下懸吊著三艘倒掛的船隻,船上裝載著藝術家蒐集而來的個人物品,宛如翻船覆海,傾瀉而下,混雜著吉他、腳踏車輪、傳統娃娃、畫框、燈具、行李箱、衣物、背包、繩索等等,其中不乏結合了一些由工作坊參與者以瓦愣紙板製成的房屋,並留下他們的身分以及對居所的想像。這些向下墜落的雜物團塊,像是移民打包、攜帶、越洋渡海的重要物資,亦像是被一股腦傾倒而出的廢棄物,所謂的「個人(重要)物品」在保留與揚棄之間,一線之隔。

展場空間同時搭配著另一件素描作品《Horizon: Home Bound》(《地平線:回家》),描繪著平靜的海面,海面上空聚集了厚厚的雲層,看似暴風雨來臨前的片刻寧靜。眼前的情境並非出發前或是抵達終點的狀態,而是暗喻著旅程中懸而未決、漂泊的心理狀態。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支柱:他鄉計畫計畫(這裡、那裡、別處)(2018–2023) | 紙板與木作結構、找到的物品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Yavuz畫廊提供



In-Habit: Project Another Country (2010–2023)
居所:他鄉計畫(2010–2023)


《居所:他鄉計畫》透過老舊木板所搭建的碼頭木棧道貫穿了整件作品。木棧道兩側的微型紙板房屋社區,錯落堆疊,向上築起。其中交錯出現的錄像螢幕,放映著孩童在海邊歡唱的影像。他們演唱著獨樹一格的饒舌曲風,搭配著自製的樂器,如同街頭說唱藝人般,彷彿正向往來這段木棧步道的觀眾獻唱,以賺取微薄的打賞。

居住於海上的巴瑤族(Bajau),也被人們稱為「海上的羅姆人」,是最後一支海洋遊牧民族,散居東南亞各國周邊的海域,以漁獵和以物易物的生活方式,相異於陸地文化。由於現代化(陸地文化)的擴張與國家政策,使巴瑤族的傳統生活型態面臨巨大改變。數百年來,從原本船上的生活,到搭建在淺海上的高腳屋,乃至受政府規範下,而被迫遷往陸地生活。國家政策的觸手,將陸地邊界延伸至土地與淺海的接壤處,商業與資本主義運作甚至威脅了巴瑤族人傳統捕魚的生活。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居所:他鄉計畫(2010–2023) | 運輸紙箱、包裝膠帶、紙板屋、錄像、螢幕、印刷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 | 該裝置的組件最初於2012年由澳洲雪梨謝爾曼當代藝術基金會委託製作



若不深入了解作品其背後的文化含義,很容易片面地將海上民族的生活過度浪漫化。觀眾視角的誤讀,形同陸地文化的盲點,忽視海上民族正在面臨艱困的居所環境與殘酷事實,宛如這遍由瓦愣紙打造的微型高腳小屋,鄰危、不安的依附在海洋與陸地之間。這種不安穩的生活方式,以及作為移民被支配而脆弱的存在,正是藝術家所關注的核心。縱使如此,《居所:他鄉計畫》仍以更加感性並發人深省的方式與觀眾對話,讓作品所傳的訊息充滿輕鬆歡樂的氣氛。引導人們從周圍的事物中創造藝術,並從真實的事物中開啟對話。

作品中大量的手工模型,是邀請參與者共同製作的密集勞動結果,它成功引起人們(經濟能力負擔得起私人美術館門票的家庭及其孩童)對於許多生活在城市邊陲、空間條件狹窄、邊緣化的社會群體(弱勢族群)議題帶來更多關注,然而,藝術作品是否能夠完整表達議題背後沈重的現實,並帶往更深刻的討論與對話,以及當時與藝術家攜手合作拍攝的巴瑤族孩童,又是否會知道自己的肖像一再地出現在各大美術館、眾人面前,這是藝術家與田野相處間無可避免的倫理道德問題與社會責任。



Isabel and Alfredo Aquilizan | 居所:他鄉計畫(2010–2023) | 運輸紙箱、包裝膠帶、紙板屋、錄像、螢幕、印刷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藝術家收藏 | 該裝置的組件最初於2012年由澳洲雪梨謝爾曼當代藝術基金會委託製作



小結


在太認真(Working Hard)雙人組的創作中,我們亦時常與移民社群或跨學科的技藝合作,並回應到與田野相處的距離。藝術與現實世界存在明確的差距,但並不表示它決然被分開。我們知道走進相異文化群體的不易,更珍惜彼此能持續維持對等交流的關係。凡舉在我們的作品《A Better Tomorrow》中,是我與夥伴佘文瑛自 2020 年開始在臺灣持續長時間的創作計畫,我們從非常個人的視角,收錄身邊印尼漁工群體在漁港小鎮上工作、補網、出海、哼唱、禱告等日常生活環境音,並重新編排聲音腳本,運用六聲道音景結合空間裝置,上演無人劇場。

今年(2023年)穆斯林宰牲節前夕,我們將第一次展出(德國柏林貝塔寧國際藝術村)的部分作品,運回臺灣,重新以工作坊、跨文化對談等活動,邀請在作品裡獻聲的漁工們共同協作,舉辦一場向「消失的聚落」致敬的晚會,以紀念那個因國家開發為由,被夷為平地而不復在的「家」——漁工們自己搭建的臨海工寮



左圖為展覽現場,右圖為開放工作室版本 | 太認真(郭柏俞、佘文瑛) | A Better Tomorrow(2022) | 6聲道聲音裝置,60'00 循環播放,共 5 章節,每節 12'00''。以穆斯林宣禮拜開啟每一節篇章。木作、水泥水桶、印花帆布、燈光、水性顏料、移工夢想文字 | 尺寸依空間而定 | 德國柏林貝塔寧國際藝術村 ( Künstlerhaus Bethanien)



介入社會的藝術實踐,需要有足夠的田野知識背景,以及充分的事前準備。在臺灣的外籍移工工種之中,漁工,無論在工作環境或起居條件方面,比起其他職業來得更加嚴峻與資源匱乏,討海不易,靠岸的生活更是受到重重限制,多數沒有宿舍的漁工,不是以船為宿,即在港邊找隱蔽地方休憩。對漁工群體來說,這個能遮風避雨、淋浴、充電的地方,是他們在異鄉像「家」的地方。縱使這個地方如今在政府政策下已被迫拆除,在他們心中造成的集體創傷也並非一芥小我,乃至於一個藝術計畫所能夠縫合。正因為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所處不同的身份、職業、性別甚至文化背景,以同理心對待,是在實際接觸社群之前所應具備的心理素質與條件。

菲律賓藝術家伊莎貝爾與艾佛雷多的創作,有許多值得思考與借鏡的地方,此行東南亞四國的藝術參訪收穫豐碩,更待時間將其寶貴的經驗發酵與反芻。僅此由衷感謝天美藝術基金會與同行夥伴們的支持與交流。



郭柏俞 2023東南亞 參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