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四站 - 卡塞爾/明斯特 》 參訪心得 - 郭奕臣

每隔十年交會一次藝術盛會,卡塞爾文獻展起始於1955年,為每五年舉行一次,明斯特雕塑展於1977開始舉辦,十年一次今年則為第五屆,歷史最悠久超過百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則為兩年一次,今年邁入第57屆,2017年在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贊助下,踏上這次期盼已久的歐洲藝術盛會之旅。


Marta Minujín 《 The Parthenon of Books 》



卡塞爾文獻展 ​K​​assel ​D​ocumenta/strong>


卡塞爾文獻展以回顧、文件檔案的方式做為展覽的主軸,有著學術性指標與批評精神的文獻展,今年第14屆藝術總監史齊默齊克(Adam ​S​zymczyk)以「向雅典學習」(Learning ​f​rom Athens)作為一種宣言的姿態,將開幕從卡塞爾遷移置雅典作為文獻展的序幕,不難看出作為西方文明的濫觴-雅典,在現今成為歐債危機,民主制度與價值逐漸崩解,難民潮與邊界危機,種族主義與排外主義的反動等迫切的問題,歷史作為一面鏡子,歷史照射不僅僅是過去更是通往未來的通道,初到卡塞爾這座因二戰幾乎成為廢墟,之後因文獻展而著名的城市,因時差的關係步出卡塞爾車站,第一印象對這城市與其他歐洲城市無異之處,無異到有點無聊,直到步入弗雷德里希廣場才驚醒,而印入眼簾的第一件作品是將10萬本禁書包裹搭建出衛城神廟,將阿根廷藝術家瑪塔·米努辛(Marta ​M​inujín),於1983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創作的《書之帕特農神廟》的重現在卡塞爾的弗雷德里希廣場。

Marta Minujín 《 The Parthenon of Books 》


第二次大戰期間,於弗雷德里希廣場有2000多本書被納粹燒毀,在這樣的歷史時空背景交錯下,作品呈載歷史痕跡,用一種積極抵抗的方式詮釋被政治壓迫的力量,展覽的禁書都是透過世界各地的人們所捐贈,在展覽結束後觀眾可以將這些禁書帶回去,透過閱讀與交流的方式,讓這些曾經被壓抑的力量,透過知識的交流能將自由與民主的價值重現。

Rebecca ​B​elmore ​《​ ​B​iinjiya'iing ​O​nji ​(​ From ​i​nside ) ​》​


而在雅典的展場加拿大藝術家蕾貝卡.貝爾摩( ​R​ebecca ​B​elmore ​)​,在衛城山丘上一頂大理石帳篷作品《 ​B​iinjiya'iing ​O​nji ​( ​From ​i​nside ) ​》​,則極為諷刺地將目前歐洲各國的處境一語道破,作爲難民遮風蔽雨的帳篷以大理石皺摺的紋理呈現,遙望另一頭的帕德嫩神殿,這座大理石帳篷則成為這次文獻展的帕德嫩神殿更是當代文明社會的縮影象徵,透過西方古典浪漫主義的手法完美詮釋西方文明價值的危機處境,也許更是一種新的契機。


可惜的是無法親自在雅典看見這座帳棚神廟,而在文獻展裡上百件作品裡,親眼見證了許多作品裡所呈現的概念與訴求,在沉靜反覆思索咀嚼過後,倒是那件未曾看見的帳棚,只在展場看見紀錄照片,但這件作品卻在我心底縈繞許久,沈沈地重擊這次在卡塞爾的觀展經驗,也許這就是為何要向「向雅典學習」吧,而在卡塞爾主展場弗裏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Museum Fridericianum)樓塔也冒起了陣陣的狼煙,藝術彷彿處在危機四伏的處境向外呼救著,然而現實世界不正也是這樣對應著,反而更殘酷許多,在這次的文件展落幕前幾日,當地報紙《HNA》報導指出這次的文件展嚴重超支,造成當地政府與文獻展策展團隊對彼此的控訴,這場標榜著高度學術性的藝術展覽,透過藝術的方法試圖去扭轉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然而終究拖離不了現實捉弄的命運!




明斯特雕塑藝術展 ​​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



1977年開始橫跨了50個年頭,今年舉辦第五屆的明斯特雕塑藝術展,透過城市裡公共空間的運用,讓藝術貼近了生活,也拉近生活與藝術的界線,成為最吸引人的觀展方式,有別於卡塞爾的理性灰色城市線條,明斯特在公共藝術的點綴下整座城市充滿了鮮明的活力,明斯特也是德國的單車之都,因為作品散落在城市不同的展場,需要搭乘交通工具前往或租腳踏車穿梭在巷弄裡找尋作品,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法國藝術家 Pierre ​H​uyghe 的新作 After ​A​life ​A​head,作品位在距離市中心半小時的車程的廢棄溜冰場,Pierre H​uyghe 作品探討人工與自然空間為雕塑形態為主,呈現空間裡的有機型態與不確定的狀態,進入偌大看似廢墟的展場空間,觀眾隨著展場高低起伏的動線,身體彷彿被隱沒在一種末日情境中,在展場裡數個土丘裡有蜜蜂正在築巢,在布滿苔蘚的天花板裝置隨著蜜蜂進出蜂巢的次數計算而緩緩開啟,宛如一道聖光從天而降,而蜜蜂在這道光的通道不停穿梭著,隨著展覽的時間自然界的生物逐漸生長佔領原本是人為的空間狀態,在展場角落放置著一個裝有癌細胞不斷分裂的生物裝置,而這些裝置與生物都透過生物工程技術串連成一個無人的生態體系運作著,在一般觀看作品的經驗,作品需要面對的是觀眾,然而在這次的觀展經驗當中,人類(觀眾)卻是最需要被剔除的,它不需要被看見,它自然形塑出屬於它完整的型態,創造出屬於它自己的體系不停地運作著,當蜜蜂消失的成為事實,人類也將會消失殆盡,這件作品不僅是人類消失的預言,更是創造出一自然與人工空間的和諧狀態,也是這次明斯特雕塑展裡最突出的作品。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威尼斯雙年展



邁入第57屆的威尼斯雙年展,本屆雙年展的主題為“藝術萬歲” ( Viva ​A​rte ​V​iva ) ​,​在威尼斯雙年展除了主題館外還有國家館,更有許多的進不了主展場的平行展,台灣館就是其中之一,威尼斯雙年展也是少數以國家作為區分的展覽,此次威尼私雙年展的最受注目的國家館,就屬獲得金獅獎的德國館,藝術家安妮.依姆霍夫(Anne ​I​mhof)的個展「浮士德」(Faust),長達四小時的表演,透過表演者演繹的身體作為權力的個體的象徵,將許多宗教性的符號轉譯成現代身體符碼,德國館儼然成為一座表演者的精神道場,觀看從表演者站在透明玻璃的台座開始仰視的視點,到在透明玻璃架高地板底下穿梭表演,時而吟唱,時而對著玻璃呼氣,並不時用油膏與紗布在大理石地板燒出一道道傷痕,並以緩慢的姿態身體相互碰撞對抗,表演者穿梭在空間內外,觀眾的視點也不斷地交叉在俯視、平視、仰視的三種不同視點,也呈現出一種三位一體的視點,「浮士德」包含了行為、繪畫、雕塑及裝置的作品,哥德筆下的浮士德為了追求知識與權力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安妮.依姆霍夫透過「浮士德」緊扣住這時代的問題,身體成為權力結構的縮影,也成對抗權力的戰場,為何對抗,為何而戰?​在​另一個展館裡同樣透過身體對抗不僅是權力結構,更是對抗一種不可逆的本質-時間,在這次台灣館展出的藝術家謝德慶做時間,展出他的代表作《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打卡),以一年時間作為單位,《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作品完成在1980年代,在曾是監獄的普里奇歐尼宮展出,作品在這樣空間氛圍裡面,文件裡靜默出一股強大厚重力道,這也是行為藝術無法取代的當下性,在德國館裡一群面無表情身形出眾的表演者,表演的尾聲中集體吶喊出的聲音,步出德國館後,那股吶喊在台灣館的無聲文件記錄中又隱約聽到那無聲的對抗,靜默無聲卻更直搗人心!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打卡)


Anne ​I​mhof ​《​Faust》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打卡)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


Anne ​I​mhof ​《​Faust》


Anne ​I​mhof ​《​Faust》


Anne ​I​mhof ​《​Faust》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打卡)


Anne ​I​mhof ​《​Faust》


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打卡)


Anne ​I​mhof ​《​Faust》




結語



這次難得的十年一次藝術大展,在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贊助與谷先生跟John的細心安排行程下,很高興有機會能參與這次的藝術旅行團,也鮮少能像這次的看展覽與同行藝術家交換心得討論獲益良多,特別是再次回到威尼斯的展場,想起12年前還是學生藝術家的身份從這開始藝術這旅程,12年過去這些年有著許多感觸,10年一次卡塞爾文獻展,5年一次的明斯特雕塑藝術展,2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像是沒有時限的計時器,存在於人類文明的社會中,也不斷推進演化著,在這次觀展經驗中,對於德國在對歷史的反省與藝術文化的尊重,著實讓我印象深刻,藝術的形式也逐漸轉向以劇場結合多元媒材的形式,逐漸成為一股當代藝術不可忽視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