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四站-卡塞爾/明斯特 》-簡翊洪

這是我第一次有幸參觀藝術圈的三個大展:卡塞爾文獻展、明斯特雕塑展、威尼斯雙年展,當然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歐洲,因此在空間跟語言、文化的衝擊下是非常有感的。在此行之前,鑑於展覽空間龐大,除做了展覽本身的地圖功課外,也參閱網路、書籍資料去關注那些以繪畫類型為主要創作方式的藝術家。他們過往創作方向有哪些、藝術家的基本資料(包含:它們來自哪裡,成長於哪裡)、他們曾在訪談裡說過什麼,這些都能作為推敲藝術家們創作上思考的方向。另外,在實際的現場中也特別去觀察他們如何地參與展覽中的製作、空間上的分配等等的細節。


卡塞爾文獻展 ​K​​assel ​D​ocumenta


邁入第十四屆的文獻展,這次主題為:「以雅典為鑒」,這樣明確指出一個地點的方式,就宣告了這次展覽企圖將希臘的現狀、古老的政治、歷史、文化包含進來。除了第一階段展期的參展作品於雅典展出,再到第二階段移師北上回到卡塞爾,兩個地點的參展,這一批一部分展出相同的藝術家們如何因地制宜的製作作品,或是跟隨展期作連續變動的作品。

Marta Minujín 《 The Parthenon of Books (2017)》


這次在弗里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Museum Fridericianum)前的廣場上就放置了一件能與展名輝映的作品,來自阿根廷藝術家 Marta Minujín 所製作的「禁書神廟」(The Parthenon of Books,2017),透過大眾所捐獻的禁書堆砌而成的帕德嫩神廟。這件作品是來自她1983年在阿根廷所製作作品的重現。然而,這件作品放置的地點非常有趣的是,廣場上原做為圖書館用途的弗里德利希阿魯門博物館,在二戰時飽受戰火摧殘,而 Marta Minujín 的這件作品似乎召回了那些消失在戰火中的書籍,同時也指示了帕德嫩神廟在歷史進程衰變的樣貌。



Miriam Cahn


1949 年出生的瑞士籍藝術家 Miriam Cahn,在她作品中常出現悲傷、恐懼、空洞、兇狠凝視畫外的人物,有些又像是流動在戰火中深陷暴力、精神困頓糾纏的人物姿態,有些則又是堅定展示自己身驅的人物。然而這些作品並不是她為文獻展所特別製作的作品,而是她從早期就不斷創作的主題。在我閱讀的資料中,曾經有篇關於她提及她父母一輩的生存過程。在二戰後出生的她未曾見過二戰,但她的父母經歷過,並且在戰火中來到了瑞士,我想這或許與她反覆演練關注這類主題的原因有關。這些繪畫作品在文獻展的現場只是做了簡單的佈置:在空間內沙龍式的固定牆上,這也確實是最適合她作品的展示方式。



Nilima Sheikh


來自印度新德里的藝術家 Nilima Sheikh,在她的繪畫作品中常處理關於女性在印度社會中的所面臨的現況,印度的女性深陷嫁妝文化的暴力威脅,在婚姻中又需擔起家事重擔,種種的壓迫在 Nilima Sheikh 的作品中被展示,透過在布上的繪畫印度女性生活細節,有時又出現如神話、詩歌的主題。在這次文獻展的現場中連續的畫布被直立圈起擺放裝置在廊道中間。

再來是一位我認為在影像裡、原作前都同樣讓我覺得相當精彩的藝術家,來自迦納的 Ibrahim Mahama,Ibrahim Mahama 使用具有代表勞工特性的工業物料:麻布袋,並在麻布袋上的有機的縫製一些瑣碎的工廠零件或是書寫文字(這些細節到現場觀察後才看見)。最後這些被縫製起來一個又一個的麻布袋被連接起來成一個巨大尺寸的包覆材料,並包裹建物。讓我覺得很巧妙的在勞動剝削與全球化市場的發展脈絡上做出了有趣的製作,將麻布袋反轉成了一具有視覺魅力的物件。

看完這幾個藝術家的作品之後,我試圖從中覺察一些相似,這些作品都從他們自己的歷史而來,那些看起來負面特質的材料,再用藝術手段來轉換成一些耐人尋味具有人文關壞的作品,同時還能進一步回應世界現況。


Ibrahim Mahama 《Check Point Sekondi Loco. 1901–2030. 2016–2017》




第二部分:明斯特雕塑展


美國藝術家 Mika Rottenberg 的 《TST Asia Markt》,顯露了一個有東方特色的雜貨店的場景,揭露了商業社會的消費特性。商店的擺置仿佛被搶購過後一般,在這間商店的深處,展示了藝術家自己的影像作品。影片裡人物荒謬的穿越各處、商店人員枯燥的工作狀態,都表露市場經濟製造與購買的荒謬感、無奈感,機械式的製造與購買。

Mika Rottenberg 《TST Asia Markt》



在明斯特雕塑展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 Michael Dean 在 LWL 美術館中庭展示的作品 《Tender Tender》,美術館舊有建物包圍了這件作品。我認為 Michael Dean 很聰明的運用了塑料薄膜包圍了建物四周,讓建物產生一種暫時修整的狀態,並且能與他那些具有手作感的工業剩料雕塑互相對話。我覺得這是一件相當具有詩性、用理性感知構建的花園。

    Pierre ​H​uyghe ​《​After ​A​life ​A​head ​》​




第三部分:威尼斯雙年展與週邊



在威尼斯雙年展中除了大家討論許多的德國館外,我很喜歡位於 Prada Foundation 的當期展覽。這個展覽是由策展人 Udo Kittelmann 聯合三位藝術家,分別是作家及電影人 Alexander Kluge、藝術家 Thomas Demand、舞台及服裝設計師Anna Viebrock,策劃展出。展覽名稱叫做 《The Boat is Leaking. The Captain Lied.》, 雖然作品來自不同人之手,但作品之間的連接感相當強,整個展覽像是置身一幕一幕的舞台現場,觀眾移動在各個房間,像在夢境中能快速穿梭在不同時空之間,而這種現實與幻覺的交錯感也同樣契合展覽名稱。策展人很巧妙地融合了不同的藝術形式,讓劇場、電影、錄像、裝置讓它們能共生在同個展出空間。


《The Boat is Leaking. The Captain Lied.》- partial​




後記:



在參觀完這些大展之後,可以暸解當代藝術在不同文化間,終究有些追求是相似的,畢竟藝術就是種很本質探索的工作,並且在當代中經常以對抗的方式來達成對話。在對抗之前,我們就必須要先對週邊的文化、生活具有相當程度的研究跟調查,才能將它們成為支點,藉以延展及拓寬我們的想像。
另外,在當代所發生的人類活動、社會變遷,例如:經濟、政治所產生的遷徙與鬥爭,各種人性、慾望所生產的暴力與戰爭,都是當代急欲關心處理的議題(我們能從各大展中的選件中看出,都試圖用藝術去接近問題處理問題改造問題),因為他們真實的影響著大部分人的生存狀態。我認為藝術就是那種能解放、舒緩那些難以解開的苦痛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