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四站 - 卡塞爾/明斯特 》 參訪心得 - 陳松志

回想這個暑假,一路從卡塞爾文件展、敏斯特雕塑展以及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及其周邊為數眾多的會外展覽,零零總總可想而知這將會是一個視覺爆炸的藝術經歷。當我的相機記憶體還未滿載,其實我的腦袋記憶早已有些不堪負荷了。也許也就因如此,當我正努力的回溯著這趟參訪旅程心得的當下,在有限的時間裡、有限的體力(腦力)以及有限的敘述中,我的意識中所留下的也許就是自然揀擇下,這幾些藝術家作品所帶給我持久無法忘懷的感動力量。



Marta Minujín 《 The Parthenon of Books (2017)》


Beau Dick《 Volcano Woman Mask (2009)》 documenta Halle


Nevin  Aladağ《Jali  (2017)》Hessisches  Landesmuseum


Aboubakar Fofana 《Fundi( Uprising ) (2017)》 documenta Halle



卡塞爾文件展 Kassel Documenta 14


第十四屆卡塞爾文獻展主題為「向雅典學習」(Learning from Athens),並首次將希臘首都雅典作為並行展出的地點。近年間整個歐洲經濟的失落,以及適值當前全球政治保守主義的逕行分壘。總策展人亞當·茲米克斯基(Adam Szymczyk)試圖以雅典這個是古代希臘文明的發源地,來重建西方文明從哲學、政治體制以致科學文明而強化出共向的歷史根源。卡塞爾這個城市歷經了半個世紀,從戰後的廢墟中藉由以藝術的方式重新創造了新的文化價值,對應著當前希臘雅典的在西方當代文化、經濟中被不斷地邊緣化,這個命題實則有其當下時態的意義。

Ibrahim Mahama 《Check Point Sekondi Loco (2016–2017)》Torwache


Gordon Hookey《MURRILAND! (2017)》Neue Neue Galerie


Véréna Paravel and Lucien Castaing-Taylor《Commensal (2017)》 Tofufabrik


Apostolos Georgiou《Untitled (2015)》Leder Meid Apartment


Narimane Mari《Le Fort des Fous (2017)》 Ballhaus


Nikhil Chopra《Drawing a Line through Landscape (2017)》Kulturbahnhof


此行我只參觀了卡塞爾展區的展出作品,就這個部分的觀察,本屆的展出作品在策展人的選件安排之下,較缺乏往年多見因應城市空間所創作的大型現地裝置,各個場館間的展品在展示上少有作品與作品、作品與空間之間的呼應,趨於保守的陳設規劃讓許多作品少了許多潛在的對話空間。反到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像是在文化火車站( Kulturbahnhof )、豆腐工場( Tofufabrik )、新新藝廊( Neue Neue Galerie ) 、崗哨站( Torwache )、雷德麥特公寓( Leder Meid-Apartment )等場館,這些地點都是因應時代功能而退卸下來的歷史空間,期間的作品在此因應空間的強烈屬性,自然必須找到因地制宜的藝術介入空間思考,遊走在這些場館之中端看這些作品之餘,也同步的像是以藝術穿越著時空,體驗著這個城市過往的歷史,不時有些驚奇並格外的耐人尋味。

特別一提的是羅馬尼亞藝術家丹尼爾·克諾爾( Daniel Knorr )的作品《過期運動(2017)》( Expiration Movement ),這件作品設置在卡塞爾市中的制高點建築茨威爾任塔( Zwehrenturm )頂端上製造了為期一百天的白煙,你無論在哪個方位都可以看見這不斷的濃煙四起。克諾爾一直致力於看不見的創作。就如同這件作品實則也是作為一種表象的口頭信息和敘述存在的不明確傳播。當風向往上吹時,它像個煙囪提供了一種中心的能源像是家也像是製造的工廠。當風向往下吹時,這彷彿像是個深陷火海的建築暗藏危機與恐懼。這件作品體現了材料與觀念在時間空間上的巧妙揉合,簡單幽默卻不失深刻的意義。任何的文件放在藝術與歷史不同的角度下終將沒有絕對的答案,事件本身的真偽背後往往隱藏著更具強大的力量支配著,事實就如通這場白煙一樣永遠沒有特定的模樣。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個人甚或人類都無法解決的提問,透過自然的實現展示問題本身所帶來的哲思,藝術展覽終將有它的期限,然而對歷史真理的追求將是永遠不停止、過期的運動。

Daniel Knorr《Expiration Movement (2017)》Zwehrenturm



明 斯 特 雕 塑 展 Münster Sculpture Project


明斯特(Münster)是位於德國北萊茵的人口不過三十萬的小城鎮,初次到訪這裡一下火車隨即被穿梭在街區滿佈的自行車所震懾。那一種緩速且自在的流動,讓親臨這個城市的人不得不用另一種速度來觀看這座城市的優雅景致。「明斯特雕塑展」是自1977年以來所持續在這座城市所進行的公共雕塑計劃,相對於國際間盛行的雙年展制度,每十年一次的展示計畫,更是有系統目的的以緩慢且穩定的時距,來檢視現地製作雕塑計畫的生成與城市社會的緊密關聯。這些受邀於此創作的藝術家與雕塑計畫不再視創作只是一項展示事件,而有條件成為長期的研究,來沈澱社會雕塑中物與空間、空間與人多角關係下體驗深刻的增減過程。多數的展示計畫在活動結束後也多半會永久存留於此,該計畫進行迄今已邁入第五屆,四十年來這些故有的雕塑遂成為這座城市最好的藝術資產,此次的雕塑展增加了許多表演及數位型態的雕塑創作,透過身體與新媒體視頻的互動來誘發觀眾對於雕塑於質量意義的探索,正因如此,歷年來每一回的舉辦也都像是開啟另一個視野來討論當代的雕塑如何在新的時空下質變與生成。


Claes Oldenburg《Giant Pool Balls (1977)》


Ayşe Erkmen《On Water (2017)》


Nairy Baghramian《Beliebte Stellen / Privilege Points (2017)》


Thomas Schütte 《Nuclear Temple (2017)》


Michael Dean《Tender Tender (2017)》


Justin Matherly《Nietzsche’s Rock (2017)》


Bárbara Wagner and Benjamin de Burca《Bye Bye Germany! A Melody of Life (2017)》


Cosima von Bonin+Tom Burr《Benz Bonin Burr (2017)》



按圖索驥的尋找座落在這城市的每一件作品總是美妙愉悅的,因為這裡的每一件雕塑都適得其所地被安排在最合宜的景致當中,遊覽明斯特雕塑是過程,但透過藝術來實踐生活的美好景緻才是最終的目的。我在這裡所探尋的雕塑,總是令我感動時間在這些作品中所留下的精華,以及人類藝術文明演進在空間中所顯見的證明。


今年最壯觀的作品莫過於法國藝術家皮耶埃·于格(Pierre Huyghe)的《未來生命之後(2017)》(After Alife Ahead),藝術家在一個廢棄的溜冰場中開發出了一個有賴時間的生物技術系統,在這個看似荒蕪的空間當中所有的物質(如細菌、藻類、蜂巢、砂石等)都涉及生物和媒體技術的系統串連。在這個空間中有著一座細胞的分裂器裝置,這些微小的細胞增長都將觸發空間中各個特定物件的運行機轉。牽連著天花板上一座宛如倒立的金字塔型的開合裝置,這道不定期被引介下來的日光隱喻式地有如聖光般主宰擾動了空間中萬物的運行,整個場域充滿了對理性低限的鑿痕與有機的物質景觀互映關係。于格的作品真實的透露出對生命的敏感與關懷,遊走於現實與虛構之間,充滿了生物學、礦物及自然與身體感的。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的過程都將不被預設,而是表達出生命的自己。藝術家所創造出的現場,讓觀者把體驗藝術與生命現場的共存現實,參與其中我在這裡看到了人造世界的消長,在最滂礡的氣勢中審思凝視極其微小的生命最自然的張力。


Pierre Huyghe《After ALife Ahead (2017)》



另外一件令我深刻感動的作品計畫,即是英國藝術家傑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所展示其自上一屆以來歷時十年的社區花園項目《向大地倾訴,它將告訴你(2007-2017)》(Speak to the Earth and It Will Tell You),這一片花園俱樂部自2007年起依計畫配給了五十位參與者,並開始維繫起一段以藝術家與參與者以及自然生態長達十年的人類學研究。在這過去的十年間,每一個花園主人皆在時序自然的順應關係下,以最個人的圖像文字記錄保有屬於這片花園的「自然日記」,十年的光陰遞嬗重複、改變了這片花園的模樣,每一頁日記中的事件都陳述著最真切的自然事實。這是一片充滿愛的土壤所培育出來的花園,也展示了用愛匯集長達十年的生命歷史。戴勒以最低調的藝術家姿態為這個因時俱進的當代社會,彷彿提供了一塊最素樸的畫布,以最具運動家性格的實踐讓自然、讓人們彩繪出最有愛的自然肖像。漫步在這片花園我看到了不間斷的自然力量,翻閱這歲月匯集而成的書冊,每一頁都是最具深度的生命哲理,藝術在此的介入有如最適切的灌溉,歷時十年終於成就出最豐沃的園地。



Jeremy Deller《 Speak To The Earth And It Will Tell You (2007-2017)》


結 語


總觀這些國際大展著實而言在藝術政治的角度下何嘗不是從兵家各爭之地,但現實總是殘酷,當這些藝術家作品經由制度、策展人觀點,揀選、展示再回應到觀眾的體驗過程,這何嘗不是一道道加速加壓的淬煉過程,任何的雜質在這其中都將一一透過時間空間而被擴大檢視而現。如果說這是一場藝術界的奧林匹克,能站上這競技場的都是值得讚仰的藝術運動家,但在終點線上即便是差之毫秒也難逃一較高下的現實結果。縱使各類藝術無法拿來類比,但回應道藝術與人理的感官交互關係下,這將是無可避免的審視結果。如果說我在文件展看到的是有限的文明取樣歷史,我在敏斯特雕塑展所領略到的則是文明社會之上人們在藝術精神上所累積的更高智慧。這其中堅毅不變的仍是那真的事實,良善的立意,所創造出來的即是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