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紐約計畫》 參訪心得 - 林盈潔

九月初,在台灣還炎熱時飛到了紐約。疫情後的旅行,除了是第一次自己一個人踏上旅程、也是第一次到訪美國這個國家,「美國」這個翻譯名稱給人一種暨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無論是與台灣的政治關係、僅次於母語的英文教育、或是電影中的中央公園、字母T-shirt和流行歌曲,都讓我在親臨這個城市之前,有種做了過久的行前準備的錯覺。

行程總長約十五天,而我又另外延長了一個星期的時光,希望自己能在久違的旅行中充分地經驗這座城市。整體行程規劃在中世紀、古典、文藝復興、戰後、現代與當代藝術之間交錯,從大型美術館、中型的私人典藏機構、基金會、畫廊、藝術家獨立經營的空間、駐村單位等十分多元。我將此紐約計畫的心得聚焦在「藝術與政治」、「典藏」、「光線」與「表演」四個主題,去對應在紐約的觀展經驗以及城市氛圍。




藝術世界與政治




雖然各個場館在角色、任務與資源上不盡相同,但對於時事、議題的回應卻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共鳴,在後疫情的時代,更勝以往地聚焦在非裔、亞裔的人權議題上,比如2022年的惠特尼雙年展:保持緘默 Quiet as It's Kept。

展覽分佈在美術館的一、三、五、六樓與部分過道,六樓是一個黑盒子的概念,有數件作品談到了種族、黑人人權的議題,很顯然的, 2020年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的黑人George Floyd死亡事件,所帶起「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仍在發酵著。特別是藝術家Alfredo Jaar的錄像裝置作品,06.01.2020 18:39 記錄了與作品同名的時刻在華盛頓廣場特區,執政者正在用直升機刮起的狂風驅趕抗議群眾(即使國際人權法禁止軍事化使用直升機),藝術家在作品說明中說道:「法西斯主義已抵達美國。」在觀看錄像中直升機抵達的那一刻,藝術家設置於展間的風扇吹強風,將展間冷冽的空氣刮到每一個觀眾身上,這種近乎煽情又寫實的做法讓人有些難過地不知如何消化,卻又具有著強烈的說服意圖。





另外幾層的展間則相對明亮許多,伴隨著哈德森河的景色,因此許多作品即便議題嚴肅,在形式上也輕盈許多。展場整體規劃採用減少隔間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白色布幔、黑白色的結構體來區分作品的觀看視角。特別喜歡 Rose Salane 的 64,000 Attempts at Circulation 和 Emily Barker 的 Kitchen,前者搜集紐約交通局2017-19年人們投遞巴士車資的各種偽造硬幣、遊戲代幣,她將這些硬幣的類別區分為不同主題,並藉由它們形容詞來羅列詩句。後者則用相對輕盈、光亮的塑料材質來比擬身障人士在一般尺寸的空間使用上產生的排斥感,隨之展出的還有一疊三年份的醫療帳單與文件。這兩件作品不管是在議題的聚焦、形式選擇以及呈現上的俐落輕巧都很符合我個人的偏好。







另一個我在紐約參訪時偶遇的神奇空間是「Mmuseumm」-這個位於SOHO區的斜槓博物館規模大約只有一坪大小,於2012年成立,空間是由舊的電梯井改建,其理念就如網站入口所示 ’’Mmuseumm is a style of storytelling about the modern world. It is Object Journalism.’’

2022這一年度展出的物件主題為「權力」,可以說與疫情前後的政治時事十分緊扣,展示品包含ISIS嘗試發行的貨幣、香港抗爭物件、有色人種在被捕或槍殺時攜帶在身上的物件,以及由孩童製作的氣候變遷抗議(Children Lead the Way)手舉牌。展覽透過百科全書般的物件陳列,來喚起我們和其他受到權力迫害的人們在日常可能共感的某些角色。我想Mmuseumm這個空間想告訴我們的是,當這些物件被編碼並用於指涉時,所發揮的觸情力量遠比想像中更加巨大。






典藏


曼哈頓許多大型美術館的典藏展都策劃的很精緻並頗有巧思,如MoMA的Matisse The Red Studio 以及古根漢美術館的Eva Hesse, Expanded Expansion。





Matisse The Red Studio 寬敞的展間從策展方向上被分為兩個區塊,一是Story,二是 Studio。Story 這一側呈現了對於 Matisse 在巴黎郊區工作室的「自畫像」,展覽點出了藝術家描繪自己工作室場景的這樣項傳統(完全可以理解,就像我總會忍不住在腦海中描繪幾年以後的夢幻工作室...),以及研究團隊如何運用用科學儀器分析這幅作品的誕生過程,我們可以從研究團隊的分析影片中了解到,在紅色底下原先還有藍色、赭色形構著工作室中傢俱的輪廓線。只是在完成前的某個時刻,藝術家決定用 Venetian Red 蓋掉除了他作品以外的事務表面,姑且不論這一筆讓他在藝術史上確立了什麼樣的風格又往前走了幾步,反而更理解他是一個能透過繪畫,去展現生命在某一個瞬間的強度的畫家。

展覽從 Matisse 的繪畫風格、以及他與個人家庭、收藏家和作品販售之間的關係,可以清楚地體認到那個時代的藝術家在生存與藝術風格、價值確立之間的拉扯,還有其強韌的心性。並透過其他同期藝術家的組織、畫展,藏家之一開設的俱樂部照片中追溯這幅 The Red Studio 流離於沙龍、舞廳的場景。而Studio這一側則是紅色工作室一展的亮點,策展團隊用心地還原了 Matisse 的作品們在其工作室中的空間關係,包含陶盤、木雕以及其他不同時期的畫作,就像走入了Matisse畫作中的擴增實境。

Eva Hesse 的特展也十分動人,這位於納粹德國時期出生的藝術家,有一段艱辛的成長史,並在年紀尚輕時因為腦瘤離世,也許就如同藝術家Joseph Beuys一般,兩者都試圖在藝術上將身體的傷痛經驗轉化為對物質材料的精神性探索。Eva 在其創作中大量使用的材料:乳膠,一種淺黃色、有彈性、親膚的材料,而古根漢美術館中展出的作品為Eva在1969年完成的大型雕塑 Expanded Expansion,同年也是藝術家在世的最後一年。作品最終由古根漢的團隊進行修復,並邀請長年擔任Eva技術助理的 Doug Johns協助修復的過程。(而這位技術助理也在展覽開幕的同一年,於2022年逝世。)

藝術家說:「Life dosen’t last, art dosen’t last, It dosen’t matter.」,這種有如嘆息的宣言,也隨著她的創作延續著,就如同乳膠這種材料會隨著時間脆化、產生裂痕,顏色也會由淡黃轉變為深褐。因此承擔這項任務的古根漢美術館團隊也隨著展覽丟出一項討論:我們可以從藝術家在世時對於這一種材料(乳膠)的探索與態度看出,她將它的變化視為作品完成後的一種必然。也就是如果將作品重新修復並呈現在觀眾眼前,是否有違藝術家的原先的創作意圖?

而就展出結果而言,深色的乳膠與剛性玻璃纖維相互支撐,斜倚在白色的牆面上,美術館有限度地將作品恢復到某一個時間點,在 Eva Hesse 離世後的未來與觀者經驗的當下間,精細地推移著時間作用於材料上的界線。







光線


而整趟旅程最令我驚艷的,莫過於行程第三天造訪位於郊區的美術館Dia Beacon,諾大的展間由工廠改建而成,收藏了許多戰後的雕塑、裝置與現地藝術創作,不僅尺幅巨大,典藏與展示也十分挑戰概念到技術的配合。像是Robert Ryman的繪畫裝置作品,從畫布肌理到表面覆蓋材料的處理,在一整天自然光的變化下可以很舒適、清晰的閱讀到藝術家在延伸繪畫「表面」的概念。

這次的紐約之行觀察到許多畫廊、美術館都有引進大量自然光的概念,僅補以少數的人工光源點綴作品,傾斜天花板的設計,讓高緯度、日照時間長的陽光像瀑布一般灑入室內,再藉由白牆折射充斥於空間當中。這點與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有些不同,台灣的許多室內畫廊反而是盡量遮擋外來散光,運用打光技巧讓作品有遺世而獨立之感。

而在Dia Beacon本身條件優越的採光下,Michael Heizer的凹洞、Larry Bell 的藍色玻璃與粉色地毯、Mario Merz的冰屋裝置,都自然地融合在每一寸的建築場景當中,站在這些巨人般的創作旁,就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照片、文字等無法傳遞的感受,只有透過身體的行徑、穿梭、轉換視點與位置才能捕捉到的凝視。
我在閉館前走入Richard Serra 不可思議的系列作品Torqued Ellipses中,原先我還能自信地能夠判斷方向,但隨著紅褐鐵牆不斷地迴旋深入,心中不免地盪出了一絲恐懼感,直到旋入圓圈的中心都無法辨別,是一段非常深刻而原始的迷失經驗。







在行程的尾聲,很幸運的遇到在MoMA六樓剛開幕的 Wolfgang Tillmans 的個展To Look Without Fear,除了展名本身在這個影像可以被輕易創造、取得與傳播的狀態下值得咀嚼之外。藝術家的佈展方法、對影像概念的探索(不藉由鏡頭製造的影像),細節上採用了多種裝裱與印刷方式:鋁框、鋁夾、壓克力箱、膠帶;噴墨、亮面、雷射、膠印。如同藝術家早期會用複印機放大某些相片或印刷物的局部,用以生產並探究製造影像的過程;類似作法還有Lighter系列,該系列是在暗房內直接將感光紙凹折後顯影,最後在紙張上呈現出的影像便會隨著褶皺產生光影變化。都重新定義了我對於攝影的閱讀與思考方式。

Wolfgang Tillmans的攝影作品往往充斥著大量的人像與物件,個展To Look Without Fear,除了攝影之外也包含音樂、影像(藝術家本身有跨界到音樂創作,出了不少的EP與黑膠唱片),從最早1987年拍攝的照片Approach(Avenue of the Americas) 到今年(2022)的系列作品 Truth Study Center,除了藝術家擅於拍下被攝對像(無論是人或靜物)鬆散卻又自由的狀態,以及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性別關係中的中性時刻的敏銳捕捉,而Truth Study Center則是展覽中唯一一區落地展示桌,作品包含網頁列印、剪報與藝術家的攝影作品輸出,以拼貼或者重疊的方式展示於桌面上,多數訊息強烈且明確,並反映著藝術家對政治、經濟、性別與歷史等議題的關切。

在觀展的過程中,我一直不斷地藉由作品表面的反射(壓克力、亮面相紙)意識到展場中穿梭的人群而分心,我認為藝術家在佈置上也刻意地讓大大小小的作品佔滿挑高的牆面,保留給人群在觀展時退進退遠、移動遊走的空間。有時在回眸之間,會以他甚至精密地把人群都計算他的風景裡邊,也許在To Look Without Fear的概念下,任何人都可以是主體。就如同藝術家Tillmans作品裡頭成像的光,「光」是一種平等的東西,它將一切事物的輪廓反射進入我們的眼球,無論是好的壞的,另人動心追求或不惜一切代價想逃避的都被容納其中。

而我對「分心」的觀察也在展覽的最後一件作品Science Fiction (2001)中得到解答,此作為Wolfgang Tillmans與另一位德國雕塑膠Isa Genzken合作的作品,探討攝影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兩座鑲滿鏡面的牆放置在一張大型輸出前方,紅色調的影像呈現出派對激情退去過後略顯髒亂的室內場景。許多觀眾走到這件作品前的第一個反應是拿出手機自拍,而牆上的輸出也正以不同的角度滲透到觀眾的視角(或說手機鏡頭)當中;讓觀眾自我顯影的牆、紅色的末世場景、輕薄的影像生產機器,一切的一切都不斷地在Science Fiction的場景中重複著,彷彿是藝術家留給這個展覽的最後一個寓言。總結來說,Wolfgang Tillmans的展覽帶給我一種暨出世又入世的自由,反映著藝術家創作人格,也是現階段的我還在觀察並嚮往的。










表演


在十五天的行程裡面,唯一一場表演是由藝術家Nao Bustamante 與其他三位創作者包含作曲家Pamela Martinez、音樂家 Geo Wyex、跨科學藝術家 Marcus Kuiland-Nazario 合作的表演「BLOOM」。內容圍繞在被稱為美國現代婦科醫學之父的 J.Marion Sims 讓女性黑人奴隸在沒有麻醉的狀況下進行骨盆實驗的不道德與「去聖像化」的過程,包含窺鏡 ( speculum ) 這一項醫學儀器的發明對於女性生理健康與精神創傷的矛盾影響,本作可以視為是2017年J.Marion Sims的雕像被從中央公園旁由他所創立的婦科醫院中移除的後續討論。 整場演出包含豎琴演奏、演說表演、投影片、降神會般的戲劇演出與偶戲,並邀請觀眾使用身體肌肉共感他們所要傳達的議題,非常具有渲染力與實驗性。

演出過程中,有些年紀較小觀眾很主動地跑到舞臺中間想要看清楚細節,而演員都應對得十分靈活且接地氣;如果表演是一種媒介,那麼表演中的表演也可以視為一種上下引號的關係,提醒者我們戲劇張力背後的真實。表演告一段落後,演員將觀眾引導至一旁的廳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玻璃高腳杯堆砌而成的塔,並將一瓶瓶的香檳倒入、溢滿,在確認每一位觀眾都拿到一杯香檳以後,由主演員Nao Bustamante 引領眾人舉杯並高喊:「 To Our Health!」


結語


除了旅程的前面幾日下榻在Chelsea區之外,後續的行程都住在黃再添大哥所經營的布魯克林藝站,藝站位於藝術家工作室密集的Bushwick區,是以拉丁美洲移民為主的社區,有大片的塗鴉牆、多處墨西哥餐車小吃,與觀光性格強、繁華的曼哈頓區有極大的不同。

我在後面幾天的自主行程裡,去了康尼島、911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甚至登上自由島仰望自由女神,並在離開紐約的前一天於百老匯看了歌劇魅影,感受了相當濃縮的美國文化與意識。總共為期二十一天的紐約之行,高密度地接收到這座國際級大都市在美國這個移民國家底下的兩面性,比如在雙年展、藝術家駐村成果展、畫廊,幾乎都可以看到以非裔社群、人權為研究命題的作品與藝術家(藝術家也大部分都是非裔美國人),某方面來說可以視藝術家正在透過創作積極地思索與回應非裔人士在美國社會中人權的停滯與歧視,但表現手法與命題卻又重複到有些單一。可以讀取到強大的精神意識,卻又對創作之於一個人的可能性感到困惑。

而這種單一也表現在許多地方,比如曼哈頓上東城,較多高級社區、住宅與商店街林立,美術館、飯店的保全,學齡前兒童的保母清一色幾乎都是非裔、拉丁美洲人士等...,關於社會中隱性的階層,似乎比展覽還要來得難以破題。

在即將結束的紐約行程,每天都在看展與日常生活的例行公事中度過,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竟有些捨不得,捨不得的部分當然包含了許多的異國情調與未完成的旅程,但在藝術上的吸收對於正在創作路上邁進的我而言十分難得,每日的文字書寫與攝影紀錄也讓旅途中的感性經驗變得十分扎實。最後,感謝天美、John給予的機運與幫助,並特別感謝在紐約接待我的藝術家王博彥,那日餐敘的討論是同在創作路上珍貴的緣份。






林盈潔 2021 紐約計畫心得 參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