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紐約計畫》 參訪心得 - 林亦軒

此次申請紐約參訪,有別於2018年在歐洲(巴塞爾、倫敦、巴黎)參訪。這次將現代藝術時間從歐洲走到美國紐約,以前團體行動而此次則是自由行參訪,除了紐約幾處重點美術館我另外將紐約參訪分類為三項大題,呼應自己的創作以及相關的興趣研究一、抽象藝術個人主義、物件及符號的反思,朔源抽象繪畫從二戰歐洲到紐約抽象表現。相關展覽有古根漢美術館康丁斯基特展、大都會博物館史詩抽象特展、MOMA和惠特尼的抽象收藏展、費城美術館1960-1970年代的擴展繪畫特展、南亞藝術家當代抽象特展。二、包浩斯相關展覽及材料研究、簡化造型、點線面與色彩。相關展覽有Dia Beacon、野口勇美術館、Pace 畫廊的Peter Alexander 和 James Turrell、Ad Reinhardt 個展、Hauser&Wirth 畫廊的松谷武判個展,Max Bill/Georges Vantongerloo 聯展、David Zwirner 畫廊的Robert Ryman 個展等等。三、對應當代生活以藝術家(創作者)與策展兩種角度,觀察紐約對待大流行疾病、戰爭、社會等等議題。在紐約創作的藝術家如何回應,以及各大館在展覽策劃時,給觀眾如何面貌的展覽。


・惠特尼美術館Lee Krasner 作品



抽象藝術-抽象、非再現、絕對、具體、無定形繪畫。

此次以古根漢美術館康丁斯基特展為啟發,從康丁斯基以降至紐約抽象表現,移除所有可辨識的主題,全在描繪『無』的狀態。這個主題與我創作密切相關,以往當我觀看紐約抽象表現作品時,總是以看到實體的震撼作為總結。但是在2018年(巴塞爾、倫敦、巴黎)走訪各館和實際踏足歐洲後,這次紐約參訪我便專注在『觀看』的方法,跳脫抽象表現的手法,觀察這些藝術家表達形式與相互的生活環境下,不是在技巧的表面,而去思考背後『作品本身』的問題。

這些歐洲的先驅藝術家們,經歷戰爭重獲自由,他們所強調的創新和想像,原創性和真實性,而不是安於現狀或是更糟的相形見絀的模仿,前面時代的藝術家們源於真摯的創作熱情所以珍貴,眼睛看到的,不是為了相信它,而是為了提出問題。當走進當代藝術這個類別,往往很容易迷思關於本質的價值觀。也因此在抽象藝術中,很容易誤導在各種表現方法下,形成制式的表現形式,而忽略『作品本身』以及更具精神意義的『人性』,也就是靠技術塑造出來的表象,無論是寫實的具象或是寫意的抽象,缺乏個性與人性的創作,作品是無法經過時間考驗的,我也反思一個問題當代藝術家們代表的時代作品和價值是否禁的起時間考驗呢?



・費城美術館 Brâncuși 作品



包浩斯的影響-直接表達,色彩和質地就是創作的目的。

100年來包豪斯塑造了我們的世界。從康丁斯基任教包浩斯的契機,我將第二項重點歸類為包浩斯的展覽與影響。包豪斯在藝術和工藝方面是靈巧的,這些被包豪斯教授了廣泛的工作坊,包括建築、雕塑、金屬加工、陶瓷、彩色玻璃、版畫、舞台美術、廣告、字型、攝影、壁畫和編織等等。包豪斯不僅僅是一種明確定義的視覺風格,它還是一種概念方法,以空間中的物體、對抗的地心引力、質感、重量、張力、色調平衡,表現純粹的美學。

而這次參訪的展覽如:Sophie Taeuber-Arp她的作品包含了平面領域的繪畫,立體領域裡的雕塑與浮雕以及表演藝術裡的舞蹈與戲劇。她的作品常常以其獨特的節奏與幾何結構出名。探索以不同的方式挑戰美術與工藝和設計之間的界限,她被認為是20世紀的幾何抽象的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被廣泛認為是極簡主義和概念主義之父Ad Reinhardt個展,並由光與空間享譽國際的藝術家James Turrell策展。Georges Vantongerloo與Max Bil聯展,Peter Alexander因其探索光和色彩的多學科實踐而聞名。Alexander在1960年代聲名鵲起,鞏固了自己作為加州光與空間運動的關鍵人物的地位。成為了創造、彎曲和操縱光線的大師,同時將觀眾帶入了物體本身的領域。Robert Ryman因其使用白色油漆的觸覺作品而廣受讚譽,以油漆塗在支架上的物理姿勢,形成Ryman自成一體的具象和抽象意象。而他在各種不同的支撐物上使用了一系列繪畫媒介,包括紙張、帆布、亞麻布、鋁、乙烯基和新聞紙探討材質和繪畫框架。以及日本物派藝術家松谷武判最新個展,松谷武判受到乙烯基膠的塑料品質的啟發,於1960年開始使用這種材料,將物質轉化為跨越繪畫和繪畫之間界限。最後還有參訪日裔美籍雕塑家野口勇工作室改建的美術館等等展覽和機構Dia Beacon。

包浩斯相關的展覽與影響,一方面是探討材料與質感,另一方面則是提倡『做』的能力。從古代人類對待材料廣泛研究,當時人類的觀察力與注意力,可以將『做』的物件賦予靈魂,讓使用時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平衡不斷地達到無可挑惕的高度。而包浩斯現代藝術時期的藝術家們經歷殘酷的瘟疫、戰爭、還有人性仇恨喜悲,在藝術表現與創造提出了更多質問。但在網路或影像印刷的當代,幾乎只從影像表象去理解是作品與提問,觸碰不到『做』以及無法理解『做』的專注和觀察的能力,不斷縮限人類行動的經驗,或許如此,當代藝術便頻繁出現不能理解也缺乏感受能力的作品。


・大都會博物館歐洲繪畫展區與非洲雕像並置,討論母親形象與南方和北方視覺表現。



藝術家與策展-當代生活的對話。

這兩年疫情的破壞與影響、美國各地的內亂、種族與性別議題,有爭議的總統選舉等等...發生在當代美國本土進而影響全世界。因此我便相當好奇紐約藝術 家們以及展覽如何反應這些當代生活現象。因應疫情在布魯克林美術館有一件令人十分悲傷的作品,墨西哥藝術家 Lozano hemmer 的裝置作品『沙漏裂隙』。逝者的家人朋友透過線上提交逝者照片,並附上獻詞,展場上通過直播觀看一台改良的機械描圖,將沙漏沙子撒在黑色底板上,再次創照出照片的人像,每完成一幅肖像,底版都會自動傾斜慢慢消逝。通過一連串肖像的再現與消逝,讓參觀的群眾和逝者的家人朋友可以在此相聚、哀弔、紀念全世界因疫情而消逝的人們。費城美術館輓歌:20世紀的感嘆特展。輓歌是一首表達悲傷或哀悼 的歌曲或詩歌,反映已故的人。這個特展探討藝術家如何創作視覺輓歌來回應死亡、悲劇和暴力。MOMA PS1 大紐約聯展以47位藝術家和集體的作品,展示大紐約藝術家和近年的藝術運動。以及新美術館展覽的藝術家Faith Ringgold『美國的人民』回顧展等等。



・布魯克林美術館藝術家Lozano hemmer 的裝置作品『沙漏裂隙』

大都會美術館提倡北方與南方,惠特尼在館藏抽象藝術特展,提出女性藝術家、非裔藝術家以平衡展示,MOMA展示出更多以非裔極少數族群的藝術家的作品等等,紐約各大館逐漸在展示和策展面向,想提出多元的觀點,但對我而言紐約藝術界似乎痴迷於過多政治正確的壓力與策略。

這次參訪多數展覽普遍提倡『種族與性別』觀點。被美國長期忽視的族群卻仍停留在二元的狀況黑與白、男與女、同性與異性。看不到拉丁裔,亞裔、中東、猶太等等仍生活在紐約的其他族裔。一昧以非裔女性藝術家展覽為宗,這方面令人十分失望與遺憾。這樣當代語彙的策展仍是不夠而且太過平面,展覽將當代生活壓縮只以膚色與性別為主體的視角,忽略了許多真正多元的價值。所幸在幾次拜訪藝術家工作室時,在紐約創作的藝術家朋友們,並沒有因應多數館方策展策略而有改變創作,也沒有因爲疫情而陷入過多負面、悲哀的末世現象,多數藝術家透露出疫情過後面對生活與『看不見的存在』保有強大啟發的生命力和創作慾望,這一點則讓我感到十分迷人,可見紐約大城仍保有不斷的標準和一百種可能性,藝術家心智的成熟度與獨立性,讓創作現場擁有巨大力量跟價值。



林亦軒 2021 紐約計畫心得 參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