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第12天 2022/9/12 上一天 下一天
本日參訪行程為第十二屆柏林雙年展“Still Present!”,此屆由藝術家擔任策展人,以「修復」為技術、構想當代去殖民化之策略與實踐,展覽主題也包含資本主義競賽、全球暖化、環境資源等議題。參訪路線從柏林藝術學院位於蒂爾加滕的Hanseatemweg展區開始,此地於1998年便已作為第一屆柏林雙年展場地。觀展結束後,藝術家們與行程短暫交會的老師在門口小聚,聽其分享各展區值得一看之重點作品,聊到此次柏雙作品中強烈的知識與政治性走向,與漢堡車站美術館展區的退展爭議;眾人也談及本展場中令多位團員印象深刻、捕捉資本主義不休止的「光」的錄像裝置。接著穿越柏林地標布蘭登堡門,沿曾為貴族狩獵場的蒂爾加滕公園邊緣前進,來到歐洲被害猶太紀念碑,眼前陣列著面積廣闊且高矮不一、如棺如柱般的混凝土塊,穿行其間也喚起昨日參訪猶太博物館的身體記憶。自這短暫插曲離開,大夥先是步行繞回藝術學院Pariser Platz展區,觀賞被裝飾著亮片的頭骨包圍的錄像作品——拍攝創作者其叔叔用47年時光收集而來的悠哉博物館——緊接再移動至KW柏林現代藝術中心,在此則被一部播放於過道間、捕捉羅曼人Gorgans家族的紀錄影像吸引住,因而延遲了集合時間,眾人最後聚集於街邊,討論起各自喜歡的作品與對柏林雙年展的觀察,為今日柏林雙年展的參訪路徑劃下句點。
參訪點:

Akademie der Künste-Hanseatenweg、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Akademie der Künste-Pariser Platz、KW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