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第七站 》 參訪心得-劉鳳鴒

  當手指在鍵盤上敲敲打打、照片一張張拖曳於資料夾建檔留存時,這趟海外參訪已順利復歸。所有立體感官感受,終將隨著行囊收拾壓縮成扁平記憶,但深刻,卻烙印在內心與腦海。回顧這次參訪,歷經波折,原以為是場不可能的夢,最後能如願成行,且行程充實、耐人尋味,心中是滿懷感謝。

  感謝天美藝術基金會大力支持,及所有評審們肯定,才能參與此次參訪;感謝身邊所有師長,於行前、行中、行後實質的關心及問候,直接或間接促成這次行旅;感謝親友們,總是支持我的決定並正面鼓勵;感謝給予支援的好同事們,成為溫柔而堅強的後盾,提供不在工作崗位時無後顧之憂的安心;感謝這次活動中,用心規劃行程、專業導覽解說、細膩關照團員的領隊鄒婷,及所有同行藝術家,在團體活動或個人聊天時,能在思想與視野切入點上,有不同的激盪。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海外參訪經驗不足為奇,但本次適逢的國際大展: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夢之乳」(The Milk of Dreams)、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穀倉」(lumbung)、第12屆柏林雙年展「仍然存在!」(Still Present!),恰與個人創作與研究主題相關,也涉及教育意涵。除此之外,領隊更精心規劃了許多當地重要具有指標性的觀展行程,為此行豐富許多。因次,對我而言,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決定與身體履行。

  這次參訪,帶了三種身份前往,分別是:教學者、研究者、創作者。穿梭在展間時,因著不同身份轉換也會有向外擴延的省思。以下將從不同身份的切換與易位思考,交叉整納下述幾點來書寫此行之魅,並以此輪廓。


一、想像.流動


  展覽在議題與呈現安排上,大部分圍繞核心主題,且竭盡可能在展覽觸及的子題上去延伸開展,如同捲軸冊頁不斷向外攤開、再攤開,不斷引領思考的張力。如同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論述中強調流動的想像力,流竄在各展覽命題中。

  此行觀展由威尼斯雙年展拉開序幕,猶記得一開始觀看綠園城堡(Giardini)即被一件作品吸引,那是懸掛在展場中間被張牙舞爪畫作包圍的裝置作品,作品細碎易朽,卻難以將目光從中移開。每個被圈綁物件都彷彿有著生命力,隨展間人群移動而隨風搖曳。不彰顯、不突兀,倒像是樹洞裡的回音,接住你,然後回應。後來爬梳了資料,作者是智利詩人和藝術家塞西莉亞.維庫納(Cecilia Vicuña, 1948 - ),她的作品以語言、記憶、離散與放逐為主題,藉由想像的詩意,傳達生態破壞、文化同質化以及貧富落差等政治現象,今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中的金獅獎終身成就獎之肯定。

Cecilia Vicuña, Bendigame Mamita, 1977, Giardini, Venice


  而波蘭藝術家阿內塔.格熱什科夫斯卡(Aneta Grzeszykowska, 1974 - )的作品,則是寓意深邃得令人著迷,常運用她自己和他人的身體來重新想像圍繞身份認同的社會規範。在展間系列作品〈媽媽〉(Mama, 2018),攝影了女兒與一個以自己為原型且栩栩如生的矽膠人偶互動,女孩模仿並扮演母親角色,與之妝扮、旅行、洗澡、生活等;母親形象玩偶則在女孩任意的行為舉止間被操控:生命與無生命的相互搖擺、錯置。個體的主體性、佔有性和控制權,在看似遊戲的日常攝影中被捕捉,卻同時喚起母女,甚至人與人、人與物之間,複雜關係的想像與再建構。

Aneta Grzeszykowska, Mama, 2018, Giardini, Venice



二、據點.對話


  教堂的巡禮、博物館的展出形式亦讓我嘆為觀止,不但可看見一個地域性在歷史文化上的演變,展呈更試圖讓當代藝術透過據點式的佈展與古文物、空間進行對話,這是在臺灣相對少見的觀展體驗。

  威尼斯總督宮(Doge’s Palace)是座哥德式建築,曾在8世紀至18世紀為威尼斯共和國最高行政機關與法院,同時是總督住處。以地理方位而言,總督宮南為威尼斯潟湖,西為聖馬可廣場,北為聖馬可教堂。這次特展為威尼斯市政博物館基金會(MUVE)邀請德國畫家、雕塑家,亦是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 1945 - ),於此舉行個展——「這些文字,在燃盡時,終將發出一絲光芒」(These writings, when burned, will finally cast a little light)。

  其中這件作品,為Kiefer特地為此計畫創作的新繪畫裝置。畫布被金色梯子垂直劃開,提供了視覺定位點,此外,本作品的焦點——雅各的天梯,乃是藝術家引用聖經《創世紀》意象,使作品展設不僅與總督宮呼應,也同時隱喻威尼斯崛起和演變從沼澤潟湖開始,朝向富饒未來。

Anselm Kiefer, These writings, when burned, will finally cast a little light , 2022, Doge’s Palace


  同樣是在特殊意義場域裡結合當代作品的,此行中可見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 1954 - )分身有術。善於裝置與觀念藝術Kapoor,這回除了在普里奧利宮(Palazzo Priuli)展出,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亦可見作品蹤跡。

  普里奧利宮是巴洛克風格的宮殿,面朝義大利威尼斯的卡納雷吉歐運河。當雙腳踏進展間,迎面而來的視覺衝擊,是由碧綠蕩漾的運河轉向為鋪天蓋地的血腥赤色,如浪潮,亦如顛倒的山壁,這還未結束,嗅覺也摻雜著運河的生味與大型雕塑作品的塑膠氣味;學院美術館多收藏威尼斯畫派作品居多,雕像以古典為主,然而Kapoor作品介入,則以強烈、包覆性的侵襲予以撩撥。

Anish Kapoor, Mount Moriah at the Gate of the Ghetto, 2022, Mixed media, paint, Palazzo Priuli Manfrin


三、直敘.提問


  這次整體觀展經驗,最衝擊,且不斷迴盪在行程間的感觸,是深覺人類之渺小。尤其在德國卡塞爾文件展,透過為期五年的準備,呈現不同於既有審美形式理解的藝術方法。

  展覽在核心議題上的開展,都試圖為當代處境提出疑問,不論是在殖民、生態、永續等議題,透過藝術家個人敘述、群體合作等模式,以不同形式敘事手法,直接抗衡或溫柔控訴,提出自己的方法論。

  《黑色量子未來主義》(Black Quantum Futurism, BQF) 是由Camae Ayewa和Rasheedah Phillips這兩位來自費城的黑人女性組成的文學和藝術團體。她們作品經常提出時間和空間的疑問,藉由新的理解與觀看視野,從而擺脫線性時間的束縛。在本屆文獻展上,BQF進行一個互動裝置並安設於地下通道,沿路走往作品途中便可看見藝術家的提問。半密閉渠道中,將匯集卡塞爾遊客的音頻與說詞。鐘型留聲器作為記憶、願景和故事的中心,收納不同時空體驗與身份的人相遇,重新連接過去和創造新未來的遇合。

Black Quantum Futurism, Oral Futures Booth-Temporal Confessional, Black Grandmother Clock, 2022, Mixed media, Frankfurter Straße


  這次文件展,印尼策展團隊ruangrupa提出「米倉」 (lumbung)概念,其方法即強調學習、共享。在文件展中反映了藝術集體實踐與工作書寫技術,不論是透過文字、圖表抑或其他展呈方式;另外,也是把不同感官與身體感知聚合的公共藝術,像是運用工作坊、講座、教育活動等方式進行串聯。

  在歷屆主展場Fridericianum中,設有RURUKids專區,此區為兒童創造、探索、實驗、學習的開放式場域,創作者來自全球各地的孩子。


RURUKids, 2022, Fridericianum


  而在印尼雅加達的一個藝術教育團體Gudskul,其核心理念是把分享和一起工作當成發展藝術和文化的重要因素。展間看到的牆畫,即是藉由思辨與共同創作產生循環,延續他們從2018年以來,使用當代藝術中的「集體性」來實踐展出,内容則是Gudskul自2020至2022年間畫的草圖和筆記的放大。

Gudskul, Temuwall, 2022, Fridericianum


  此外,不難在此行眾多展間發現,會藉由標語式拋出問句作為展呈形式。而答案,在觀者心裡、在思想交流的反芻裡,是一個沒有標準、沒有唯一正解的觀念叩問。

Banner by foundationClass collective, 2022, Fridericianum


四、復返.堅持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1911- )一直是我很欣賞的藝術家,以往只在畫冊、影音中觀看其作品,這次得以親臨現場目睹原作,那種觸動真是難以言語。

Louise Bourgeois : “The Woven Child” 2022 @Gropius Bau


  布爾喬亞生於法國巴黎,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父母是掛毯修復專家,在她的創作中多使用織物,且善於在織品中改變原始材料屬性,透過重新配置、填充、切割、縫製等手法,並加入隱喻。這次展覽「Louise Bourgeois : The Woven Child」主要是聚焦在布爾喬亞人生最後一個篇章,使用各種織物勾結纏繞而成的大型回顧展。

Louise Bourgeois, The Good Mother, 2003, Gropius Bau


  尤其喜歡那些布料透過粗糙縫合手法,拼接起的種種面容或肢體型態,像是重新組織起第二層皮膚,然而這些參差層疊的質地,暗示著匆忙密封的傷口,即便修復了,仍舊傷痕累累。

(左上)Louise Bourgeois, The Good Mother, 2003, Gropius Bau
(右上)Louise Bourgeois, Untitled, 1998, Gropius Bau
(左下)Louise Bourgeois, Cell XXIV(Portrait), 2001, Gropius Bau
(右下)Louise Bourgeois, Couple, 2001, Gropius Bau



Louise Bourgeois, The Fragile , 2007, Gropius Bau>


  布爾喬亞以柔軟輕盈的織物接住作品童年經驗的深沉,更試圖不以純熟的編織技藝進行創作,讓這一切回到童年。面對原作,有種生命記憶裡的共感被提起的感受,然而這是路易絲.布爾喬亞經過多次蛻變後的幻化。



結 語


  此行還有一個隱性覺察,來自展覽空間的群眾,讓我感受到文化與教育的潛移默化。觀賞大展是耗費體力的,在雙腳與雙眼的頻繁使用中,偶爾將目光看向錯身的其他觀者,讓注視的焦點暫時脫離作品,得以舒緩疲乏。

  這也意外發現:看展群眾的年齡層從幼童至老年人皆有,且對於作品背景或知識的渴求是充滿好奇的。不論從展間人數比例,或是這些觀展群眾在閱讀展覽說明的神態,都讓人動容。展間甚至有正要學步的嬰孩包裹著尿布爬行,父母任其匍匐探索,其他觀者也司空見慣,這對迥異文化養成的眼睛或許感到新鮮,但在包容與肯定的環境養成裡,恰是如此的「不限制」,去成就各式樣途徑的嘗試。我也思考,這樣的感受衝擊帶回台灣,將有怎麼樣的發酵?不在相異中評比落差,而是可以進一步想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行文至此,這趟行程像是將一場原不可能的夢走了一回,充實得有些虛幻,細索起倒也清晰。夢的語境訴說著好久好久以前在威尼斯、卡塞爾、柏林的故事,同時交織此時此刻在疫年下的故事。



邱承宏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李婷歡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洪聖雄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莊禾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黃萱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歐靜雲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劉鳳鴒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謝騆瑜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