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第七站 》 參訪心得-邱承宏

「別處紀念碑」展覽筆記

藝術家挖掘一個公共場域裡的私密記憶,是拆解歷史大敘事的途徑之一。這些由不同時空背景與地方壓縮而成的團塊,如同紀念碑,埋藏了這個地方發生的故事,藝術家將它們作為材料,慢慢地分解剝離那些被覆蓋、合理化及被設計過的過程,形塑出另一種低調卻令人難忘的景緻。

在威尼斯雙年展亞美尼亞館作品,運用了作曲家安德里斯·阿魯蒂尼安(Andrius Arutiunian)的研究,將作品遷入了一個居住空間。這個地方像一間工人階級的威尼斯公寓,過去被遺置多年,同時在不同的時間點,它曾經是一間消防站、啤酒屋和修女麵包店的所在。藝術家透過名為陌生人(gharīb)的概念,與長期以來一直與音樂製作、早期精神藥物交易、地下活動及非法俱樂部等秘密結社連結在一起,像是作為一種追溯邊緣生存的方式,將依附與移除、顯現與隱匿融合在空間中。

藝術家試圖透過音樂,譜出視覺之外的秩序,在展場中的大型裝置作品《你不記得你自己》(You Do Not Remember Yourself),是一件懸吊在空間中的巨型銅片,像是作為整個展場的核心,共振出一種不和諧的細微感受。


Andrius Arutiunian, You Do Not Remember Yourself, 2022    Andrius Arutiunian, gharīb, 2022


陌生人(gharīb)作為一個相對於記憶對象疏離的主詞,它起源於神秘的詞義,在阿拉伯語、亞美尼亞語、波斯語和土耳其語間擾動,同時提出一種存在於語言內部與外部的閱讀方式,像是一個超越語言、地方、甚至是起源、共同的神話故事。這個古老且跨文化跨學科的代名詞,像是反映在觀看時,那種在展場中自由自在地調度的感知:每個房間之間沒有阻隔的門,可以直接從對外街道通往最內的房間,室外炙熱的威尼斯陽光照耀穿越到房間盡頭的陽台,將一旁的河水波光反射在天花板上。展場變得好像是某個人的家,可以在不同的空間中穿梭、遊走、聆聽他處的細節,像是為了這個詞義保留了一塊臨時的庇護所。




Andrius Arutiunian, gharīb, 2022


這種擾動空間的紋理及時間的維度,也出現在義大利館作品《黑夜的歷史與彗星的命運》(History of Night and Destiny of Comets)之中,藝術家吉安・瑪莉亞・托薩蒂(Gian Maria Tosatti)從時間的長河中挖掘一台沈默的機器。義大利過去曾經有過一段工業發展的奇蹟,將這個國家從貧困的農業社會,轉變為歐洲的工業中心。在作品《黑夜的歷史》中,藝術家像是化身為考古學家,收集了曾經在那工作或是生活過的人的故事。藝術家將過去這些工廠的部件搬移至軍械庫的展場中,還原了以前義大利工廠中的容貌,從巨型的輸送帶廠區、空曠卻獨自運作的吸塵機、無數紡織台車的工廠,像是複印出無數個曾經出現在機器上的指紋。這些回收而來的工廠組件,化身成為一座座巨型的雕塑,藝術家形塑了一種憂鬱又矛盾的力量,凸顯了展場中的油膩氣息、震耳欲聾的機器聲,到全然寂靜的廠房,將觀者帶入一場奇異的沈浸式體驗。


Gian Maria Tosatti, History of Night, 2022


最後,藝術家將視野帶往一片迷失方向的黑暗裡,《彗星的命運》外觀像是一處全黑無人的碼頭,碼頭的對岸有一抹微光,更像是無數隻螢火蟲在那不斷地閃爍,在河面上折射出忽明忽暗的光點,將稍縱即逝的瞬間凍結在這個時刻裡。藝術家試圖從現代文明的疑惑轉向到更為宏觀抽象的視角,如同彗星拖曳著最後的光芒劃過全然黑暗,帶出更多層次的想像:它提示著人類與生態、自然與工業之間複雜的平衡關係。藝術家「相信它們飄忽不定的光芒,意味著相信我們可能對於時間和圖像的頓悟。」儘管如此,空間裡的螢火蟲就像是作為生存的象徵,是唯一可以帶領我們渡過黑夜的東西。


Gian Maria Tosatti, Destiny of Comets, 2022


藝術家透過作品直接面對過往的歷史痕跡,像是處置這些複雜的時代傷口,並將傷口對外開放,保持著一種共存的對話。位於卡賽爾Hübner展場,這個地方前身是一間工廠,藝術家塞巴斯蒂安·迪亞斯·摩拉利斯(Sebastián Díaz Morales)在這展出了作品《粉碎紀念碑》(smashing monuments),這件錄像作品內容串連起五個不同世代的Ruangrupa成員,從片頭的攝影機跟隨著成員各自不同的腳步,搭配著節奏輕快的音樂、路邊的人聲、汽車喇叭、雨水、行人的背影,接著他們停留在紀念碑前方仰望凝視,然後開始跟這些紀念碑說話。

這些象徵著過去歷史及集體記憶事件的巨型雕塑,是雅加達1960年代社會主義所留下的紀念碑,這些雕塑有著令人不安的表情,奇異的姿態,且高聳直入天際。在影片裡,這些紀念碑被拉進一個與Ruangrupa藝術家共處的時空,從各自提問的方式,及茫然中尋求指示,或是表達對於國家身份的矛盾心理,及片尾給雕塑的「禮物」:一個飯包、一首歌、一塊燒焦的披薩。從這些親密又帶有半即興的對話過程,反訴出與過去歷史的矛盾心理,除了建立了另類與紀念碑獨處的經驗,同時將感性和現實揉合進一條獨特敘事情節裡。

藝術家透過作品鬆動歷史,或是從這些古老的紀念碑、歷史遺留物的盤根錯節中,植入一片透明的皮層,接合著兩端名為過去與未來的莖塊,隨著時代不斷地反芻、質疑那些被設定的記憶,也萌芽出另一種姿態的「別處紀念碑」。


Sebastián Díaz Morales, smashing monuments, 2022





邱承宏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李婷歡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洪聖雄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莊禾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黃萱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歐靜雲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劉鳳鴒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   謝騆瑜 2022威尼斯卡塞爾柏林參訪心得